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前言 | 第10-13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10-12页 |
1.1.1 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| 第10-11页 |
1.1.2 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技术教学课考核现状分析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3-16页 |
2.1.1 教育教学中的相关概念 | 第13-14页 |
2.1.2 体育教学评价的概念与基本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1.3 课程考核与体育课程考核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2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关于田径普修课的研究综述 | 第16-20页 |
2.2.1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目标的分析 | 第18页 |
2.2.2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内容与学时的分析 | 第18-19页 |
2.2.3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成绩考核与评价的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 我国部分体育高校体育教学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的分析 | 第20-23页 |
2.3.1 我国部分体育高校体育教学专业田径普修课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3.2 我国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课程设置的分析 | 第21页 |
2.3.3 我国部分体育高校关于投掷教学内容与学时的对比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3.4 北京体育大学与我国部分体育高校关于投掷教学考核方式比较分析 | 第22-23页 |
3 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23-32页 |
3.1 研究对象 | 第23页 |
3.2 研究方法 | 第23-32页 |
3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23页 |
3.2.2 专家访谈法 | 第23-24页 |
3.2.3 问卷调查法 | 第24-25页 |
3.2.4 实验法 | 第25-31页 |
3.2.5 数理统计法 | 第31-32页 |
3.2.6 逻辑分析法 | 第32页 |
4 研究结果与分析 | 第32-70页 |
4.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投掷教学现状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1.1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课程目标的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1.2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课时的分析 | 第33-34页 |
4.1.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投掷教学课时的变化分析 | 第34页 |
4.1.4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考核内容变化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1.5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投掷教学考核标准的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 北京体育大学田径普修课投掷项目使用轻器械教学的研究依据 | 第36-42页 |
4.2.1 教师对现行的投掷考核标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2.2 学生对现行的投掷考核标准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的分析 | 第37页 |
4.2.3 学生对适合自身能力的器械重量选择情况调查结果的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2.4 田径普修课投掷教学课制定轻器械标准的理论依据 | 第38-41页 |
4.2.5 田径普修课铅球教学制定轻器械标准的基本原则 | 第41-42页 |
4.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铅球轻器械技评标准的制定与验证 | 第42-51页 |
4.3.1 铅球技评标准中各技术环节所占分数比重的确定 | 第42-45页 |
4.3.2 铅球轻器械技评标准的制定 | 第45-48页 |
4.3.3 实验组与对照组铅球技评考核结果及验证性分析 | 第48-51页 |
4.4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铅球轻器械达标标准制定 | 第51-61页 |
4.4.1 实验组与对照组铅球达标结果的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4.2 田径普修课铅球轻器械达标标准构建方法的确立 | 第52页 |
4.4.3 制定田径普修课铅球轻器械考核标准所使用样本数据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4.4 男生投7.26kg铅球的达标成绩与现行达标标准的比较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4.5 女生投4kg铅球的达标成绩与现行达标标准的比较分析 | 第54页 |
4.4.6 制定田径普修课铅球轻器械考核标准使用样本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| 第54-56页 |
4.4.7 制定田径普修课铅球轻器械达标标准的累进评分设计与制定 | 第56-60页 |
4.4.8 田径普修课铅球轻器械达标标准的可行性检验 | 第60-61页 |
4.5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标枪教学新考核标准的制定与验证 | 第61-70页 |
4.5.1 实验组与对照组标枪技评考核结果的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5.2 实验组与对照组标枪达标考核结果的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5.3 制定田径普修课标枪新考核标准使用样本数据的正态分布检验 | 第64-65页 |
4.5.4 制定田径普修课标枪新达标标准的累进评分设计与制定 | 第65-69页 |
4.5.5 田径普修课标枪新达标标准的可行性检验 | 第69-70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70-72页 |
5.1 结论 | 第70-71页 |
5.2 建议 | 第71页 |
5.3 研究缺点与不足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附录 | 第77-92页 |
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