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4-15页 |
第一部分 前言 | 第15-30页 |
1 问题的由来 | 第15-17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7-27页 |
2.1 棉粕和棉籽油的生产与应用 | 第17-22页 |
2.1.1 棉粕和棉籽油的生产现状 | 第17-18页 |
2.1.2 棉粕和棉籽油的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 | 第18-20页 |
2.1.3 棉粕和棉籽油对家禽生产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2.1.4 游离棉酚在畜禽日粮中的限量规定 | 第21-22页 |
2.2 禽蛋的营养价值及形成 | 第22-25页 |
2.2.1 禽蛋的营养价值 | 第22-23页 |
2.2.2 蛋黄的形成 | 第23-25页 |
2.2.3 蛋清的形成 | 第25页 |
2.3 棉粕和棉籽油对禽蛋品质的影响 | 第25-27页 |
2.3.1 棉粕和棉籽油对常规蛋品质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2.3.2 棉粕和棉籽油对蛋黄品质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3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| 第27-30页 |
3.1 选题依据 | 第27-28页 |
3.2 研究内容 | 第28-29页 |
3.3 技术路线 | 第29-30页 |
第二部分 试验材料和方法 | 第30-43页 |
1. 试验材料 | 第30-33页 |
1.1 试验动物分组与日粮组成 | 第30-32页 |
1.2 饲养管理 | 第32-33页 |
1.3 样品收集与处理 | 第33页 |
2. 试验方法 | 第33-42页 |
2.1 蛋品质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2.2 蛋黄物理结构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2.2.1 蛋黄质构的测定 | 第34-35页 |
2.2.2 蛋黄微观结构观察 | 第35页 |
2.3 蛋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| 第35-39页 |
2.3.1 蛋黄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2.3.2 脂肪酸测定 | 第36-37页 |
2.3.3 胆固醇测定 | 第37-38页 |
2.3.4 磷脂测定 | 第38-39页 |
2.4 蛋黄、蛋清中棉酚残留的测定 | 第39页 |
2.5 组织中基因表达的测定 | 第39-42页 |
2.5.1 总RNA的提取 | 第39-40页 |
2.5.2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40-42页 |
3. 数据处理 | 第42-43页 |
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| 第43-69页 |
1 蛋品质测定结果 | 第43-46页 |
2 蛋黄物理结构 | 第46-51页 |
2.1 蛋黄质构 | 第46-50页 |
2.2 熟蛋黄切面形态 | 第50-51页 |
2.2.1 熟蛋黄切面外观 | 第50页 |
2.2.2 熟蛋黄切面微观结构 | 第50-51页 |
3 蛋黄化学组成成分测定结果 | 第51-64页 |
3.1 蛋黄常规成分的变化 | 第52-54页 |
3.2 蛋黄的氨基酸组成 | 第54-55页 |
3.3 蛋黄和蛋清中钾、铁元素的变化 | 第55-58页 |
3.4 蛋黄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| 第58-64页 |
4 蛋中棉酚的含量 | 第64-65页 |
5 蛋黄硬度及弹性与其脂肪酸含量间的相关性 | 第65-68页 |
6 棉籽油对蛋鸡肝脏中脂肪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第四部分 讨论 | 第69-77页 |
1 棉粕和棉籽油对蛋品质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2 棉粕和棉籽油对蛋黄物理结构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3 棉粕和棉籽油对蛋黄化学组成成分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| 第71-74页 |
4 棉粕和棉籽油对鸡蛋食用安全的影响 | 第74-75页 |
5 引起蛋黄变硬的关键因素及可能生物学机制 | 第75-77页 |
第五部分 小结 | 第77-78页 |
1 结论 | 第77页 |
2 问题与创新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7页 |
附录Ⅰ | 第87-90页 |
1 主要仪器和设备 | 第87-88页 |
2 主要试剂 | 第88-89页 |
3 主要试剂的配置: | 第89-90页 |
附录Ⅱ | 第90-93页 |
附录Ⅲ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