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--儒家论文

儒学观念与书法的地域性--以古代山东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文献综述第8-12页
绪论第12-14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缘由第12页
    二、本文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13-14页
第一章 儒学与书法的渊薮——曲阜汉魏南北朝碑刻第14-27页
    第一节 孔庙碑刻对山东儒家思想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第二节 庙堂气象与曲阜汉碑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鲁相之碑:《乙瑛碑》《礼器碑》《史晨前后碑》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儒宗之碑:《孔谦碑》《孔宙碑》《孔彪碑》《孔褒碑》第19-21页
    第三节 天骨开张的曲阜魏碑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世家之碑:《贾思伯碑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校官之碑:《张猛龙碑》第24-27页
第二章 儒学与书学的升华——颜真卿书法在山东的传承第27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雄秀独出:儒学观念下的颜真卿书法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留名千古不因书:儒学典范颜真卿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儒学观念下的颜真卿书法评价第31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书风递传:山东地区的颜体书法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山东书家对颜真卿书迹的研究整理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生活在山东的书家对颜体之传承第37-39页
    第三节 吾邦鲁公到天下鲁公:颜真卿祠堂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天下鲁公:全国各地鲁公祠堂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颜氏祠堂中儒学与书学的传承第43-45页
第三章 儒学与书学的赓续第45-65页
    第一节 家风与书风:从颜真卿到邢侗、刘墉第45-47页
    第二节 儒学之风影响下邢侗的书法审美与实践第47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邢侗与书画儒士之交游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邢侗“中和”书法审美与实践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邢侗书风对家族影响第55-60页
    第二节 刘墉对颜体的接受第60-6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取法颜书之“正大”气象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吸取颜书“中和”之气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对颜真卿品行与书风之继承第63-65页
结语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攻读硕士期间获奖及发表论文情况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舒茨生活世界理论的实践意蕴
下一篇:论明智(φρóνησι?)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核心地位--兼论其对后希腊伦理学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