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哲学理论论文--哲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--其他哲学流派论文

舒茨生活世界理论的实践意蕴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一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国外研究综述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国内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二、选题意义第1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文献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归纳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比较研究法第13-14页
第一章 舒茨生活世界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4-18页
    第一节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第14-16页
    第二节 韦伯思想的影响第16-18页
第二章 舒茨关于生活世界的基本理解第18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生活世界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现实领域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日常生活是自然态度之中的生活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日常生活与世界打交道的基本方式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日常生活的世界的基础性地位第21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生活世界是文化世界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生活世界与文化互动而发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知识对生活世界的作用第24-27页
    第三节 生活世界的基本特征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直接的被给予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互主体性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不确定性第31-33页
第三章 舒茨关于生活世界内在结构的分析第33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生活世界时空结构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时间结构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空间结构第35-36页
    第二节 生活世界的社会安排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周围世界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共同世界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前辈世界与后辈世界第41-42页
第四章 舒茨生活世界的实践内涵第42-47页
    第一节 行动与生活世界第42-43页
    第二节 历史与生活世界的发展第43-44页
    第三节 实践使生活世界呈现出不确定性第44-45页
    第四节 生活世界是实践的舞台第45-47页
第五章 作为生活世界理论根基的实践观之贡献与局限第47-55页
    第一节 舒茨实践观的贡献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生活世界是属人的世界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践活动在生活世界中的基础位置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互主体性是实践的社会性的根本体现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感性需要驱动生活世界的发展第50-51页
    第二节 舒茨实践观的局限性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生活世界的主观性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践的狭隘性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囿于现实的日常性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脱离历史的互主体性第53-55页
结语第55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8页
附录第58-59页
后记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清華簡“書”類文獻之政治思想探論
下一篇:儒学观念与书法的地域性--以古代山东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