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材料刚度对钢管混凝土柱性能影响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钢管混凝土特点及工程应用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钢管混凝土柱承载性能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钢管混凝土柱滞回性能研究现状第11-15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5-16页
    1.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6-20页
第二章 圆钢管混凝土柱试验设计第20-45页
    2.1 概述第20页
    2.2 试验目的第20-21页
    2.3 试验设计第21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试件设计原理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材料性能试验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试件制作第31-37页
    2.4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第37-43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3-45页
第三章 圆钢管混凝土柱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结果分析第45-73页
    3.1 试验背景第45页
    3.2 试验目的第45-46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法第46页
    3.4 试验试件设置第46-47页
    3.5 加载方案及测点布置第47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加载方案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加载路径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测点布置第49-54页
    3.6 试件的安装与调整第54-56页
    3.7 安全措施第56-57页
    3.8 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第57-61页
    3.9 P-△滞回曲线第61-62页
    3.10 P-△骨架曲线第62-63页
    3.11 强度退化第63-67页
    3.12 刚度退化第67-68页
    3.13 耗能能力第68-71页
    3.14 试件的变形和延性第71页
    3.15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四章 圆钢管混凝土柱低周反复加载数值模拟第73-87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73页
    4.2 模型的建立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模型建立步骤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钢材本构关系选取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混凝土本构关系选取第75-78页
    4.3 模型的验证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滞回曲线计算基本假定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加载路径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计算过程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数值计算曲线同现场试验曲线对比第79-80页
    4.4 模型的研究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有限元模型滞回曲线第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有限元模型应力云图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钢管混凝土柱耗能性能的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对钢管混凝土柱骨架曲线的影响第8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85-87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7-89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87-88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88页
    5.3 结束语第88-89页
致谢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6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科研成果第96页

论文共9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浙江省产业集聚区综合效益评价研究
下一篇:循环荷载作用下劣化桩基础承载能力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