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| 第8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2页 |
| 第一部分 材料与方法 | 第12-22页 |
| 1. 实验材料 | 第12-15页 |
| 1.1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| 1.2 主要药物及试剂 | 第12-13页 |
| 1.3 主要仪器 | 第13页 |
| 1.4 中药及主要溶液配置 | 第13-15页 |
| 2. 实验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2.1 动物分组 | 第15页 |
| 2.2 建立模型 | 第15页 |
| 2.3 给药方法 | 第15页 |
| 2.4 标本采集 | 第15-16页 |
| 3. 样本制备及指标检测 | 第16-21页 |
| 3.1 肝功能检测 | 第16页 |
| 3.2 门静脉内毒素检测 | 第16-17页 |
| 3.3 肝脏HE染色及病理评分标准 | 第17页 |
| 3.4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、Th17比例 | 第17-19页 |
| 3.5 ELISA检测肝组织IL-10、TNF-α及IL-17A、IL-23、TGF-β水平 | 第19页 |
| 3.6 RT-qPCR法检测肝组织FoxP3、ROR-γt mRNA表达 | 第19-21页 |
| 4. 统计学处理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34页 |
| 1. 大鼠一般情况及成模情况 | 第22页 |
| 2. 肝功能 | 第22-23页 |
| 3. 门静脉内毒素 | 第23-24页 |
| 4. 肝脏病理形态改变 | 第24-26页 |
| 5. 外周血Treg、Th17细胞比例及Treg/Th17比值 | 第26-28页 |
| 6. 肝组织IL-10、TGF-β及IL-17A、IL-23、TNF-α水平 | 第28-31页 |
| 7. 肝组织FoxP3和ROR-γt mRNA表达 | 第31-34页 |
| 第三部分 讨论 | 第34-39页 |
| 1. 肝衰竭的概念及发病机制 | 第34页 |
| 2. Treg/Th17细胞参与肝衰竭发病过程 | 第34-35页 |
| 3. 温阳解毒化瘀方调节Treg/Th17平衡以加强其抗肝衰竭作用 | 第35-37页 |
| 4. 结论 | 第37-38页 |
| 5. 问题与展望 | 第38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-4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0-44页 |
| 综述 | 第44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