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市政工程论文--排水工程(沟渠工程、下水道工程)论文

基于SWMM的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--以西咸新区某校园为例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城镇化带来的水环境问题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海绵城市的提出与兴建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海绵城市的发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雨洪管理中模型应用及评价方式第15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技术路线第19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第19-20页
第二章 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探索第20-28页
    2.1 湿陷性黄土相关概念阐述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湿陷性黄土的定义及分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黄土湿陷的机理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影响黄土湿陷的因素第21-23页
    2.2 海绵城市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建设的可行性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降雨条件分析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湿陷性黄土风险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城市水生态现状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第24页
    2.3 湿陷性黄土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实践经验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西咸新区海绵试点建设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经验总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湿陷性黄土地区LID设施优化比选第28-46页
    3.1 常见LID设施阐述第28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雨水花园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下凹式绿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植草沟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绿色屋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透水铺装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渗透井和渗透管渠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7 蓄水池和雨水罐第34-35页
    3.2 LID设施比选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LID设施成本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LID设施环境效益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LID设施比选表第37-39页
    3.3 LID设施方案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评价指标的选择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评价结果的计算第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四章 结合ArcGIS的SWMM模型建立方法第46-64页
    4.1 SWMM模型概述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SWMM模型结构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SWMM模型功能第46-47页
    4.2 SWMM模型原理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降雨过程线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子汇水区域概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地表径流计算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地表入渗计算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管网流量计算第51-53页
    4.3 地理数据库(Geodatabase)的建立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地理数据库组成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地理数据库框架设计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数据库属性表设计第55-57页
    4.4 地理数据库参数的获取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础数据收集整理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数据的导入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下垫面数据处理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雨水管网数据处理第60-61页
    4.5 ArcGIS数据导入SWMM的方法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二次开发编程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利用转换软件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利用Access和记事本第6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2-64页
第五章 工程案例研究第64-103页
    5.1 研究区域概况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地理位置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气候条件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降雨条件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土壤地质条件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地下水条件第66-67页
    5.2 研究区域SWMM模型的建立第67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础数据准备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雨水管网概化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子汇水区域划分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71-76页
    5.3 研究区域现状排水能力分析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研究区域现状下垫面情况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不同降雨情景下节点超载和溢流情况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不同降雨情景下管段超载情况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不同降雨情景下整个系统分析第79-80页
    5.4 LID设施改造方案及效果分析第80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LID改造方案一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LID改造方案二第86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两种方案改造后节点超载和溢流情况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两种方案改造后管段超载情况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两种方案改造后系统径流量分析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两种方案改造后排出口流量分析第97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7 雨水收集分析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8 两种方案改造后效果小结第99页
    5.5 LID设施改造方案评价比选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两种方案经济分析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两种方案专家评分比选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计算第101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01-103页
结论与建议第103-105页
    结论第103-104页
    建议第104-105页
参考文献第105-111页
附录第111-11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3-114页
致谢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盖板加强斜加劲薄钢板墙性能研究
下一篇:基于OIC的热轧Ⅰ型截面构件局部稳定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