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3.3 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8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30页 |
2.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1 粮食补贴政策 | 第20页 |
2.1.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 | 第20-21页 |
2.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微观机理 | 第21-22页 |
2.2.1 生产函数 | 第21页 |
2.2.2 需求供给函数 | 第21-22页 |
2.3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现实依据分析 | 第22-26页 |
2.3.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目标 | 第22-23页 |
2.3.2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对象 | 第23-24页 |
2.3.3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状况 | 第24页 |
2.3.4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变革 | 第24-26页 |
2.4 农户种粮收益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6-28页 |
2.4.1 农民可支配收入 | 第26-28页 |
2.4.2 农户种粮收益 | 第28页 |
2.4.3 农户种粮收益影响因素 | 第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大庆市农户种粮收益现状及特征 | 第30-37页 |
3.1 大庆市粮食生产概况及发展历史 | 第30-31页 |
3.1.1 大庆市粮食生产概况 | 第30页 |
3.1.2 大庆市粮食生产发展历史 | 第30-31页 |
3.2 大庆市农户种粮收益现状 | 第31-36页 |
3.2.1 大庆市农民收入结构现状 | 第31-32页 |
3.2.2 大庆农户种粮收益现状 | 第32-35页 |
3.2.3 大庆农户种粮收益特征 | 第35-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直接补贴政策对大庆市农户种粮收益的影响分析 | 第37-46页 |
4.1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成本的影响-以玉米为例 | 第37-39页 |
4.1.1 农户种粮成本调查 | 第37-38页 |
4.1.2 固定成本因素分析 | 第38页 |
4.1.3 变动成本因素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1.4 直接补贴政策下粮食种粮成本对农户种粮收益的影响分析 | 第39页 |
4.2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品种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4.2.1 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前、后农户种粮品种变化动态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2 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前、后农户种粮品种对比分析 | 第40-41页 |
4.2.3 直接补贴政策下农户种粮品种对种粮收益的影响分析 | 第41页 |
4.3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规模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4.3.1 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前、后农户种粮规模变化动态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.2 直接补贴政策实施前、后农户种粮规模对比分析 | 第43页 |
4.3.3 直接补贴政策下农户种粮规模对种粮收益的影响分析 | 第43页 |
4.4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4.1 直接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4.2 直接补贴政策下农户种粮积极性对种粮收益的影响分析 | 第4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5章 基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农户种粮收益的提升策略-以大庆为例 | 第46-52页 |
5.1 政策提升建议 | 第46-47页 |
5.1.1 增加补贴资金及加大补贴力度 | 第46页 |
5.1.2 强化实施过程及保证实施效果 | 第46-47页 |
5.1.3 改进补贴方式及提高补贴效率 | 第47页 |
5.2 农户优化建议 | 第47-51页 |
5.2.1 降低种粮成本 | 第47-48页 |
5.2.2 优化种粮品种 | 第48页 |
5.2.3 改进种粮规模 | 第48-50页 |
5.2.4 增强种粮积极性 | 第50-51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个人简介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