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构造论文--桥基论文--桩基论文

基于拉压杆模型的大体积混凝土承台配筋设计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桩承台规范设计方法第12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规范设计方法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规范设计方法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不同规范设计方法比较第20-21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桩承台研究现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桩承台研究现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桩承台研究现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目前存在的不足第22-23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 1.5 本文研究路线第23-24页
    1.6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二章 拉压杆模型理论第25-34页
    2.1 桥梁混凝土结构的分区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B区和D区的定义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B区和D区的划分界限第26-27页
    2.2 拉压杆模型理论依据第27页
    2.3 拉压杆模型基本原理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拉压杆模型的基本构成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拉压杆模型的设计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拉压杆模型的设计准则第31页
    2.4 拉压杆模型研究进展与应用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拉压杆模型的研究进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拉压杆模型的应用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2.5 承台拉压杆模型设计步骤第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4页
第三章 承台拉压杆模型的构建与配筋计算第34-57页
    3.1 依托工程概况第34页
    3.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体模型的建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有限元分析结果第35-38页
    3.3 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第38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拓扑优化理论基础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拓扑优化方法与准则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拓扑优化模型与分析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承台拉压杆模型构型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压杆与节点的强度验算第47-50页
    3.4 配筋结果及规范对比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不同拉杆设计方式结果对比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与现行规范计算结果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3.5 桩基反力分布影响参数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承台厚度对桩基反力的影响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桩基刚度对桩基反力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四章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荷载配筋设计分析第57-79页
    4.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理论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混凝土本构关系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混凝土破坏准则第59-60页
    4.2 承台运营荷载非线性分析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材料的本构模型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混凝土应力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混凝土状态与裂缝模式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钢筋应力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4.3 配筋方式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荷载—位移曲线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钢筋荷载应力分布与曲线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裂缝方向与裂缝宽度第73-74页
    4.4 配筋率对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开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钢筋最大应力第76-77页
    4.5 荷载配筋合理化建议第7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五章 基于温度应力场的非荷载配筋设计分析第79-10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79-80页
    5.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温度应力的分类及特点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温度应力的有限元理论分析第81-84页
    5.3 钢筋对混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第84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温度应力场建模第84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温度应力有限元结果分析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配筋后温度应力分析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实测混凝土应力与理论对比分析第90-92页
    5.4 钢筋对混凝土抗裂性能分析第92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钢筋对混凝土极限拉伸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钢筋配置对承台混凝土抗裂影响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承台温度构造钢筋配筋原则第97-99页
    5.5 承台抗裂配筋的合理化建议第99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99-100页
结论与展望第100-102页
    1 结论第100-101页
    2 展望第101-102页
参考文献第102-107页
致谢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X214线(裴寨段)石灰处治黄土路基应用研究
下一篇:基于自然光照条件的路面裂缝检测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