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1 振动能量回收技术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外振动能量回收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3.1 课题研究目的 | 第15页 |
1.3.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桥梁振动响应及压电悬臂梁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7-41页 |
2.1 车桥耦合振动简化模型的经典解析理论 | 第17-24页 |
2.1.1 匀速移动常量力作用 | 第17-18页 |
2.1.2 匀速移动简谐力作用 | 第18-21页 |
2.1.3 匀速移动质量作用 | 第21-22页 |
2.1.4 匀速移动弹簧-质量作用 | 第22-24页 |
2.2 整车车辆运动方程 | 第24-32页 |
2.2.1 轻型车运动学方程(8吨位) | 第27-29页 |
2.2.2 重型车运动学方程(31吨位) | 第29-32页 |
2.2.3 整车系统运动学方程的矩阵形式 | 第32页 |
2.3 压电悬臂梁相关理论分析 | 第32-38页 |
2.3.1 压电悬臂梁的振动分析 | 第32-35页 |
2.3.2 压电悬臂梁等效刚度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4 陶瓷材料对比 | 第38-3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三章 车载作用下桥梁振动响应仿真分析 | 第41-52页 |
3.1 有限元方法简介 | 第41-42页 |
3.1.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| 第41-42页 |
3.1.2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 | 第42页 |
3.2 车载下桥梁振动响应仿真实例 | 第42-50页 |
3.2.1 箱梁桥自振特性仿真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2.2 轻型车单车不同速度工况下箱梁桥振动仿真实例 | 第45-47页 |
3.2.3 重型车单车不同速度状态下仿真实例 | 第47-49页 |
3.2.4 多车工况下仿真实例 | 第49-5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压电悬臂梁仿真分析及结构尺寸设计 | 第52-66页 |
4.1 ABAQUS简介及装置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4.1.1 ABAQUS简介 | 第52页 |
4.1.2 压电悬臂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4.2 压电悬臂梁模态分析 | 第53-64页 |
4.2.1 配重对装置一阶固有模态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4.2.2 压电悬臂梁的长度对装置一阶固有模态的影响 | 第55-57页 |
4.2.3 压电陶瓷片的厚度对装置一阶固有模态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4.2.4 基板的厚度对装置一阶固有模态的影响 | 第59-61页 |
4.2.5 悬臂梁的宽度对装置一阶固有模态的影响 | 第61-6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研究结论与建议 | 第66-68页 |
研究结论 | 第66-67页 |
建议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