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道路工程论文--道路建筑施工论文--施工机械与设备论文--路面施工机械论文

框架伸缩式多功能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结构有限元分析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-16页
第二章 框架伸缩式多功能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结构特点及施工工艺第16-25页
    2.1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结构组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结构特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多功能特点第18页
    2.2 框架伸缩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的工作原理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框架伸缩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施工工艺分析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准线的设置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水泥混凝土的运输和装卸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工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接缝、抗滑施工与养生第23-24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框架伸缩式多功能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阻力分析第25-53页
    3.1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整机受力分析第25-26页
    3.2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牵引力分析第26-31页
    3.3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行驶阻力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3.4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惯性阻力和坡道阻力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3.5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工作阻力分析第33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计量闸板的水平工作阻力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定型板的水平工作阻力分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浮动板的水平工作阻力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侧模板的水平工作阻力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5 螺旋布料器前移时的水平工作阻力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6 振捣棒装置前移时的水平工作阻力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3.6 框架伸缩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牵引力平衡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摊铺机总的工作阻力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牵引力平衡分析第51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51-53页
第四章 框架伸缩式水泥混凝土路面摊铺机结构有限元分析第53-75页
    4.1 有限元分析理论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有限元分析法的原理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软件第53页
    4.2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关键性部件结构分析第5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机架结构受力分析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计量闸板结构受力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电动机平台支架结构受力分析第62-64页
    4.3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伸缩式机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第64-66页
    4.4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计量闸板结构的有限元分析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计量闸板模型的建立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仿真结果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4.5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电动机平台支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第69-71页
    4.6 机身结构的模态分析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模态分析理论概述第7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机身结构的模态分析第71-7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73-75页
第五章 框架伸缩式摊铺机的机身结构改进与优化第75-84页
    5.1 Ansys Workbench结构优化设计第75页
    5.2 机身结构的优化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机身结构的优化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优化后的机身结构的有限元结果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 5.3 电动机平台支架的结构改进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动机平台支架的改进方案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改进后的电动机平台支架结构有限元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结论与展望第84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8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9-90页
致谢第90页

论文共9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设计施工问题研究
下一篇:车载下桥梁振动能量采集及压电换能结构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