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讨在杭州如何设计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地下停车库
致谢 | 第5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1.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4 相关概念的解释 | 第13-16页 |
1.4.1 城市内涝灾害 | 第13-14页 |
1.4.2 城市绿地 | 第14页 |
1.4.3 海绵城市 | 第14-15页 |
1.4.4 城市绿地的雨水蓄渗能力 | 第15页 |
1.4.5 城市绿地下建设停车库 | 第15-16页 |
2 杭州应该建设符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绿地 | 第16-24页 |
2.1 城市化加剧杭州内涝问题 | 第16-17页 |
2.1.1 下垫面改变,打断水循环 | 第16页 |
2.1.2 低标准的排水设计 | 第16页 |
2.1.3 绿地不足增大地表径流 | 第16-17页 |
2.2 设计定位 | 第17-18页 |
2.2.1 雨水收集型城市绿地 | 第17页 |
2.2.2 雨水渗透型城市绿地 | 第17-18页 |
2.3 设计内容 | 第18-22页 |
2.3.1 对于土壤的处理 | 第18页 |
2.3.2 景观造坡 | 第18-19页 |
2.3.3 下沉式绿地 | 第19页 |
2.3.4 蓄水洼地 | 第19-20页 |
2.3.5 铺装材料 | 第20-22页 |
2.3.6 植物配置 | 第22页 |
2.4 后期维护 | 第22-23页 |
2.5 总结 | 第23-24页 |
3 杭州利用公园绿地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库的现状 | 第24-37页 |
3.1 建设类型 | 第24-26页 |
3.1.1 老城区城市绿地改造 | 第24页 |
3.1.2 新建城市绿地中增设地下停车库 | 第24-25页 |
3.1.3 景区周边城市绿地建设地下停库 | 第25-26页 |
3.2 设计重点 | 第26-28页 |
3.2.1 温度与湿度条件不佳 | 第27页 |
3.2.2 受顶板荷载限制 | 第27页 |
3.2.3 交通影响 | 第27-28页 |
3.2.4 尾气处理 | 第28页 |
3.2.5 最大限度利用场地 | 第28页 |
3.3 现状特点 | 第28-35页 |
3.3.1 覆土处理方式 | 第29-30页 |
3.3.2 过高的地下室层高 | 第30-31页 |
3.3.3 地下停车库满铺地块布置 | 第31-32页 |
3.3.4 以花岗岩作为主要硬装材质 | 第32-33页 |
3.3.5 排水方式 | 第33-34页 |
3.3.6 植物长势欠佳 | 第34-35页 |
3.4 结论 | 第35-37页 |
4 国外相似案例分析 | 第37-48页 |
4.1 案例介绍 | 第37-46页 |
4.1.1 奥地利爱德华广场 | 第37-39页 |
4.1.2 西班牙布拉斯·因方特广场 | 第39-40页 |
4.1.3 荷兰阿尔梅勒曼德拉公园 | 第40-41页 |
4.1.4 西班牙巴达洛纳街心公园 | 第41-43页 |
4.1.5 西班牙卡德藤广场 | 第43页 |
4.1.6 土耳其Sishane公园 | 第43-44页 |
4.1.7 美国某医学院校园地下停车库 | 第44-45页 |
4.1.8 荷兰某滨海停车库 | 第45-46页 |
4.2 总结分析 | 第46-48页 |
5 解决途径 | 第48-60页 |
5.1 地下室的布置方式 | 第50-53页 |
5.1.1 A地块的地下室布置方式 | 第50-52页 |
5.1.2 B地块的地下室布置形式 | 第52-53页 |
5.2 地面公园的布置方式 | 第53-56页 |
5.2.1 A地块的地面公园布置方式 | 第53-55页 |
5.2.2 B地块的地面公园布置方式 | 第55-56页 |
5.4 雨水循环利用 | 第56-58页 |
5.4.1 用作水景水源及植被浇灌 | 第56-57页 |
5.4.2 用于车辆清洗 | 第57页 |
5.4.3 产生新的景观元素 | 第57-58页 |
5.5 总结分析 | 第58-60页 |
6 结论与不足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插图清单 | 第63-6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