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高分子化学(高聚物)论文

基于苯并二噻吩为核的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、合成与器件表征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简述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参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分类和结构第15-17页
    1.3 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有机光伏材料的分子设计理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体材料第23-24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4-26页
第二章 基于苯并二噻吩为核、并噻吩为桥连单元的小分子给体的设计、合成与器件表征第26-39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药品、试剂、测试条件以及方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机小分子BTTR的合成第27-30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材料中间体和小分子BTTR的制备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热稳定性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电化学性能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理论计算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光伏器件性能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活性层共混膜形貌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载流子迁移率第37-3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基于苯并二噻吩为核、并噻唑为桥连单元的小分子给体的设计、合成与器件表征第39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9-40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药品、试剂、测试条件以及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有机小分子BTTzR的合成第41-43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材料中间体和小分子BTTzR的制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热稳定性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电化学性能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理论计算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X射线衍射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光伏器件性能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活性层共混膜形貌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载流子的迁移率第50-5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基于苯并二噻吩为核、苯并二噻吩-4,8-二酮为桥连单元的小分子给体的设计、合成与器件表征第52-65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-53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药品、试剂、测试条件以及方法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机小分子BBDDR的合成第54-57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57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材料中间体和小分子BBDDR的制备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热稳定性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电化学性能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理论计算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光伏器件性能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活性层共混膜形貌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载流子的迁移率第63-6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5-67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65-66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8页
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8-79页
附录A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79-80页
附录B 仪器及测试方法第80-81页
附录C 有机小分子终产物的相关谱图表征第81-86页
致谢第86-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具有大Stokes位移的水溶性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研究
下一篇:磷自由基引发的碳碳叁键的双官能团化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