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1 导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2 现代城市病的界定及演变机理 | 第15-24页 |
2.1 现代城市病的含义 | 第15-16页 |
2.2 现代城市病的表现形式 | 第16-21页 |
2.2.1 城市人.膨胀和住房困难 | 第16-17页 |
2.2.2 车路矛盾突出和交通拥堵 | 第17-18页 |
2.2.3 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恶化 | 第18-20页 |
2.2.4 发展失衡和城市贫困现象 | 第20-21页 |
2.3 现代城市病的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 | 第21-24页 |
2.3.1 现代城市病的形成机理 | 第21-23页 |
2.3.2 现代“城市病”的发展规律 | 第23-24页 |
3 我国城市病的治理困境和善治转型 | 第24-33页 |
3.1 城市病的治理和善治 | 第24-28页 |
3.1.1 治理与善治的概念 | 第24-25页 |
3.1.2 城市病善治的制度基础 | 第25-28页 |
3.2 我国城市病治理不善的原因分析 | 第28-33页 |
3.2.1 城市治理主体单一,政府职能定位偏差 | 第28-29页 |
3.2.2 政府管理不善,城市规划不合理 | 第29-31页 |
3.2.3 社会治理主体发育不成熟 | 第31-33页 |
4 现代城市病的善治对策 | 第33-40页 |
4.1 正确定位政府角色 | 第33-35页 |
4.1.1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| 第33-34页 |
4.1.2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| 第34-35页 |
4.2 推进城市治理方式转变 | 第35-36页 |
4.3 培育社会治理主体 | 第36-40页 |
4.3.1 培育多元城市治理主体,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| 第37-38页 |
4.3.2 加强市民素质教育,培育公民意识 | 第38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