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导言 | 第12-14页 |
第一章 商标变体的界定和特征 | 第14-18页 |
第一节 变更商标和商标变体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一、变更商标的概念 | 第14页 |
二、商标变体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商标变体的形式和特征 | 第15-18页 |
一、商标变体的表现形式 | 第15页 |
二、商标变体的特征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商标变体的发展现状 | 第18-21页 |
第一节 商标变体的使用标识 | 第18-21页 |
一、商标变体的保护现状 | 第18-19页 |
二、商标变体面临的风险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商标变体与我国商标法基本制度的冲突 | 第21-44页 |
第一节 商标变体的使用与我国商标规范使用制度的冲突 | 第21-24页 |
一、商标变体的使用符合商标规范使用的规定 | 第22-23页 |
二、商标变体的使用属于注册商标的使用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使用制度与注册制度的冲突 | 第24-31页 |
一、现行商标权取得制度的立法缺陷 | 第26-28页 |
二、商标权注册取得制度的危害 | 第28-31页 |
第三节 商标变体与联合商标的冲突 | 第31-44页 |
一、联合商标保护近似标识 | 第31-34页 |
二、商标变体保护近似标识 | 第34-38页 |
三、商标变体与联合商标的对比 | 第38-44页 |
第四章 商标变体与商标法基本制度冲突的解决建议 | 第44-54页 |
第一节 通过使用制度保护商标变体 | 第44-49页 |
一、英美法系国家在先使用商标保护理论基础 | 第44-45页 |
二、大陆法系国家(地区)在先使用商标保护理论基础 | 第45-46页 |
三、我国在先使用商标保护理论基础 | 第46-49页 |
第二节 商标变体的显著性认定 | 第49-51页 |
一、原注册商标是否完全覆盖 | 第49页 |
二、附加标识具有特定相关性 | 第49-50页 |
三、附加标识的非通用垄断性 | 第50-51页 |
第三节 替代联合商标保护周边标识 | 第51页 |
第四节 商标变体使用的法律规制和保护建议 | 第51-54页 |
一、提供商标变体存在的空间 | 第52页 |
二、商标变体的规制和保护 | 第52-54页 |
结语 | 第54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9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