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农复会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7-8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美国学界研究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台湾学界研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大陆学界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第11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与不足第11-13页
第2章 农复会的成立第13-17页
    2.1 成立背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中国农村经济危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美国援华观念的改变第14-15页
    2.2 成立经过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中美农业技术合作调查团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“晏阳初条款”第15-17页
第3章 农复会的组织沿革与人员构成第17-28页
    3.1 农复会的组织沿革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大陆时期的农复会组织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迁台后的农复会组织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农复会组织的特点第20-22页
    3.2 农复会的人员构成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复会的员工规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农复会的重要人士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农复会人员构成特点第26-28页
第4章 大陆时期的农复会活动第28-32页
    4.1 制定农村复兴方案第28-29页
    4.2 实施两期工作计划第29-32页
第5章 农复会与台湾农业发展第32-43页
    5.1 改革农村制度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改革农地制度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革农会制度第35-37页
    5.2 实施农业生产计划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经济建设四年计划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农业生产贷款计划第39-40页
    5.3 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耕种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畜牧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渔业第42-43页
第6章 农复会与台湾农村社会改造第43-50页
    6.1 农村宣传教育工作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新闻宣传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四健运动第43-47页
    6.2 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协助设立各级卫生院所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协助防治主要传染病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协助培训医疗卫生人员第49-50页
第7章 结语第50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转型期的劳教所强制隔离戒毒问题研究--以吉林省白城市为例
下一篇:泉州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与管理中的政府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