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1.1 面粉色泽及其影响因素 | 第9-12页 |
1.1.1 面粉色泽的概述 | 第9页 |
1.1.2 影响面粉色泽的主要因素 | 第9-12页 |
1.1.2.1 面粉增白剂及加工工艺对面粉色泽的影响 | 第9-10页 |
1.1.2.2 外界环境条件对面粉色泽的影响 | 第10页 |
1.1.2.3 蛋白质含量对面粉色泽的影响 | 第10-11页 |
1.1.2.4 籽粒硬度及颜色对面粉色泽的影响 | 第11页 |
1.1.2.5 色素含量对面粉色泽的影响 | 第11-12页 |
1.2 脂肪氧化酶 | 第12-14页 |
1.2.1 脂肪氧化酶概述 | 第12页 |
1.2.2 脂肪氧化酶的分类及功能 | 第12-13页 |
1.2.3 脂肪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4 脂肪氧化酶基因及其表达 | 第14页 |
1.2.5 小麦脂肪氧化酶及其遗传 | 第14页 |
1.2.6 脂肪氧化酶与面粉白度的关系 | 第14页 |
1.3 小麦产后储藏期间的品质变化 | 第14-18页 |
1.3.1 小麦生化品质变化 | 第15-16页 |
1.3.1.1 蛋白质含量的变化 | 第15页 |
1.3.1.2 脂类含量的变化 | 第15页 |
1.3.1.3 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| 第15-16页 |
1.3.1.4 酶活性的变化 | 第16页 |
1.3.2 小麦生理品质变化 | 第16-17页 |
1.3.3 环境条件对小麦品质变化的影响 | 第17页 |
1.3.4 脂肪酸氧化酶活性与小麦储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关系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8-19页 |
2 引言 | 第19-20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4页 |
3.1 试验材料 | 第20页 |
3.2 试验方法 | 第20-24页 |
3.2.1 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20-21页 |
3.2.2 基因型鉴定 | 第21页 |
3.2.3 脂肪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| 第21-23页 |
3.2.5 遗传力与选择响应估算 | 第23页 |
3.2.6 统计分析 | 第23-24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4页 |
4.1 黄淮麦区参试小麦品种籽粒LOX活性分布 | 第24-26页 |
4.1.1 不同酶活区间的品种(系)数目 | 第24页 |
4.1.2 不同地点间LOX活性分布 | 第24-26页 |
4.2 脂肪氧化酶活性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| 第26页 |
4.3 脂肪氧化酶活性的遗传力与选择响应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4 LOX基因位点多态性鉴定 | 第27-28页 |
4.4.1 QLpx.caas-1AL位点多态性鉴定 | 第27页 |
4.4.2 Ta LOX-B1位点多态性鉴定 | 第27-28页 |
4.5 小麦脂肪氧化酶基因型与LOX活性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4.5.1 不同基因型间LOX活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4.5.2 不同基因型组合间LOX活性分析 | 第29页 |
4.6 高、低LOX活性小麦品种资源的筛选及部分性状的表现 | 第29-30页 |
4.7 306份小麦品种(系)LOX活性聚类分析 | 第30-34页 |
5 结论与讨论 | 第34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4页 |
附表 | 第44-52页 |
ABSTRACT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