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烟草(菸草)论文

不同保水剂和覆盖措施对毕节烟区烤烟抗旱效果的影响

致谢第4-8页
摘要第8-9页
1 文献综述第9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保水剂研究进展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保水剂性质及类型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保水剂作用机理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保水剂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保水剂应用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保水剂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6 保水剂在应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4页
    1.3 不同覆盖方式研究进展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覆盖方式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1 普通地膜覆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2 可降解地膜覆盖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3 液态地膜覆盖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.4 秸秆覆盖、二元覆盖及前膜后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16-17页
2 引言第17-18页
3 材料与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3.1 供试材料与地点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供试材料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供试地点第18页
    3.2 试验设计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毕节烟区烤烟抗旱效果的影响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覆盖方式对毕节烟区烤烟抗旱效果的影响第18页
    3.3 样品取样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3.4 测定指标和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土壤相对含水量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烟草形态指标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烟草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烤后烟中性致香成分的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烤烟经济指标的统计第19页
    3.5 统计分析方法第19-20页
4 结果与分析第20-38页
    4.1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毕节烟区烤烟抗旱效果的影响第2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耕作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毕节烟区烤烟形态指标的影响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烟株高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烟茎围的影响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3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烟节距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4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烟叶面积的影响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1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.2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光合指标的影响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5.1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5.2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5.3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烟叶蒸腾速率的影响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中性致香成分的影响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7.1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7.2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棕色化产物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7.3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苯丙氨酸类香气物质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7.4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类西柏烷类香气物质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7.5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新植二烯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7.6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后烟中性致香物质总量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8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4.2 不同覆盖方式对毕节烟区烤烟抗旱效果的影响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覆盖方式处理对地表层水分的影响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覆盖方式处理对烟叶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1 不同覆盖方式对烟叶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.2 不同覆盖方式对烟叶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不同覆盖方式对烟叶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不同覆盖方式对烟叶光合指标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1 不同覆盖方式对烟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2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3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后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不同覆盖方式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第37-38页
5 结论与讨论第38-42页
    5.1 不同栽培措施对耕作层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5.2 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烟形态指标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5.3 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及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5.4 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5.5 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化学成分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5.6 不同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对烤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影响第40页
    5.7 不同栽培措施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第40-41页
    5.8 大田适宜栽培方式第41-42页
参考文献第42-50页
ABSTRACT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淮南片麦区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分子检测
下一篇:黄淮麦区部分小麦种质脂肪氧化酶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