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 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企业年金研究综述 | 第15-28页 |
2.1 企业年金定义、特点及模式 | 第15-16页 |
2.1.1 企业年金的定义 | 第15页 |
2.1.2 企业年金的主要特点 | 第15页 |
2.1.3 企业年金的模式 | 第15-16页 |
2.2 企业年金理论及激励理论 | 第16-19页 |
2.2.1 企业年金理论 | 第16-18页 |
2.2.2 激励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3 企业年金主要激励效应综述 | 第19-22页 |
2.3.1 有利于优化薪酬体系 | 第20页 |
2.3.2 有利于劳动关系和谐 | 第20-21页 |
2.3.3 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,吸引优秀人才 | 第21页 |
2.3.4 有利于提高工作绩效 | 第21-22页 |
2.3.5 有利于减少个人税收负担 | 第22页 |
2.4 典型发达国家及我国企业年金制度概述 | 第22-28页 |
2.4.1 典型发达国家企业年金制度简介 | 第22-24页 |
2.4.2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、现状及不足 | 第24-28页 |
第三章 A 研究所建立企业年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28-45页 |
3.1 A 研究所简介及人力资源概况 | 第28-30页 |
3.1.1 A 研究所简介 | 第28页 |
3.1.2 A 研究所人力资源概况 | 第28-30页 |
3.2 问卷设计及分析 | 第30-34页 |
3.2.1 问卷调查的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2.2 样本总体情况 | 第32-33页 |
3.2.3 调查的信度 | 第33-34页 |
3.3 A 研究所建立企业年金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3.1 国家层面:填补养老金替代率,保障职工养老权益 | 第35-36页 |
3.3.2 企业层面:完善员工福利制度,吸引留住员工 | 第36页 |
3.3.3 个人层面:减轻税收负担,提高养老收入 | 第36-38页 |
3.4 A 研究所建立企业年金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8-45页 |
3.4.1 操作可行性:领导层支持与员工参与意愿 | 第38-40页 |
3.4.2 经济可行性:行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| 第40-41页 |
3.4.3 模式可行性:灵活缴费与便携转移 | 第41-43页 |
3.4.4 政策可行性:企业年金制度法规的制定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A 研究所企业年金计划方案设计 | 第45-63页 |
4.1 企业年金基金运作流程 | 第45-49页 |
4.1.1 企业年金基金建立环节流程 | 第46-47页 |
4.1.2 企业年金基金缴费环节流程 | 第47-48页 |
4.1.3 企业年金基金收益分配环节流程 | 第48-49页 |
4.1.4 企业年金基金待遇给付环节流程 | 第49页 |
4.2 A 研究所年金方案设计目的和原则 | 第49-51页 |
4.2.1 年金方案设计目的 | 第49-50页 |
4.2.2 年金方案设计原则 | 第50-51页 |
4.3 A 研究所企业年金的管理模式选择 | 第51-52页 |
4.3.1 集团管理模式的选择 | 第51-52页 |
4.3.2 受托运作模式的选择 | 第52页 |
4.4 A 研究所企业年金方案 | 第52-63页 |
4.4.1 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责 | 第52-53页 |
4.4.2 企业年金计划结构 | 第53-55页 |
4.4.3 企业年金基金的筹集 | 第55-59页 |
4.4.4 企业年金账户管理 | 第59-60页 |
4.4.5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 | 第60-61页 |
4.4.6 企业年金权益归属及支付方式 | 第61-62页 |
4.4.7 企业年金争议的处理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企业年金方案实施建议及预期评价 | 第63-68页 |
5.1 方案实施建议 | 第63-66页 |
5.1.1 加强培训与宣传 | 第63-64页 |
5.1.2 建立专业的年金管理机构 | 第64页 |
5.1.3 科学地设定方案并不断改进完善 | 第64-65页 |
5.1.4 明确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策略 | 第65-66页 |
5.1.5 建立监督和反馈机制,提高管理水平 | 第66页 |
5.2 方案预期评价 | 第66-68页 |
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附录 | 第74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