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Z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研究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一、绪论 | 第8-16页 |
| (一)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8-11页 |
| 1、选题背景 | 第8-10页 |
| 2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| 1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2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(三)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页 |
| (四)研究方法与创新 | 第15-16页 |
| 1、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| 2、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| 二、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| (一)民营银行的概念与特点 | 第16-18页 |
| 1、民营银行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| 2、民营银行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| (二)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8-22页 |
| 1、资源观战略理论 | 第18-19页 |
| 2、核心竞争力理论 | 第19-20页 |
| 3、波特五力模型 | 第20页 |
| 4、差异化战略理论 | 第20-22页 |
| 三、武汉Z民营银行的发展环境分析 | 第22-29页 |
| (一)Z民营银行简介 | 第22页 |
| (二)武汉Z民营银行发展的PEST分析 | 第22-24页 |
| 1、政治环境(P) | 第22-23页 |
| 2、经济环境(E) | 第23-24页 |
| 3、社会环境(S) | 第24页 |
| 4、技术环境(T) | 第24页 |
| (三)行业环境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(四)武汉Z民营银行发展的SWOT分析 | 第25-29页 |
| 1、机会 | 第25页 |
| 2、优势 | 第25-26页 |
| 3、劣势 | 第26页 |
| 4、威胁 | 第26-27页 |
| 5、武汉Z民营银行的SWOT矩阵 | 第27-29页 |
| 四、武汉Z民营银行的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| 第29-31页 |
| (一)发展现状 | 第29页 |
| (二)主要问题 | 第29-31页 |
| 1、没有可供借鉴的国际经验及其模式 | 第29页 |
| 2、市场准入后的监管差异性以及监管缺失的可能 | 第29-30页 |
| 3、民营银行的存款担保方面暂难以匹敌国有银行 | 第30页 |
| 4、市场空间业务范围受到制约 | 第30-31页 |
| 5、如何提供差异性的产品服务 | 第31页 |
| 6、目前品牌效应不强 | 第31页 |
| 五、武汉Z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战略选择 | 第31-39页 |
| (一)愿景与目标 | 第31-32页 |
| 1、希望愿景 | 第31-32页 |
| 2、发展目标 | 第32页 |
| (二)市场细分与战略定位 | 第32-35页 |
| 1、细分市场 | 第32-33页 |
| 2、确定目标市场 | 第33-34页 |
| 3、战略定位 | 第34-35页 |
| (三)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| 第35-39页 |
| 1、产品差异性 | 第35-36页 |
| 2、服务特异性 | 第36-38页 |
| 3、品牌差异性 | 第38-39页 |
| 六、武汉Z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保障措施 | 第39-45页 |
| (一)武汉Z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 | 第39-40页 |
| 1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| 第39页 |
| 2、注重品牌营销,实行差异化策略 | 第39-40页 |
| 3、运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推动业务发展 | 第40页 |
| (二)武汉Z民营银行差异化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| 第40-45页 |
| 1、提升信用担保 | 第41页 |
| 2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| 第41页 |
| 3、实行差异化营销 | 第41-42页 |
| 4、推出核心品牌战略 | 第42-43页 |
| 5、借助科技金融实践开展差异化的业务发展模式 | 第43-45页 |
| 七、结论与展望 | 第45-47页 |
| (一)结论 | 第45-46页 |
| (二)展望 | 第46-4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| 致谢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