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视节目主持人素质能力模型构建研究--以吉林电视台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与关键问题 | 第11-13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三、关键问题 | 第13页 |
第三节 论文框架和技术路线 | 第13-16页 |
一、论文框架 | 第13-14页 |
二、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3页 |
第一节 国外部分 | 第16-17页 |
一、关于胜任素质模型的研究 | 第16页 |
二、关于电视工作者胜任素质的研究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7-21页 |
一 关于素质模型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二 关于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力素质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三 关于电视工作者胜任素质模型研究 | 第19-21页 |
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 | 第21-23页 |
一、国内外文献评述 | 第21页 |
二、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 | 第21-22页 |
三、胜任力模型的检验方法 | 第22页 |
四、胜任力研究的发展方向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相关理论 | 第23-27页 |
第一节 研究对象 | 第23-25页 |
一、吉林电视台简介 | 第23-24页 |
二、吉林电视台主持人队伍的能力素质建设现状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相关理论 | 第25-27页 |
一、冰山模型 | 第25页 |
二、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5-26页 |
三、综合激励理论 | 第26页 |
四、成就动机理论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| 第27-45页 |
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提出 | 第27-32页 |
一、胜任要素的收集 | 第27-29页 |
二、指标的筛选 | 第29-31页 |
三、模型雏形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模型的检验 | 第32-43页 |
一、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| 第32-37页 |
二、模型的实证分析 | 第37-43页 |
第三节 实证研究结果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电视节目主持人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 | 第45-48页 |
第一节 模型指标体系的权重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第二节 指标评分标准的确定 | 第46页 |
第三节 评估结果的应用介绍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48-51页 |
第一节 主要工作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本文结论 | 第49-50页 |
第三节 未来展望 | 第50-51页 |
附录 | 第51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