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--工会工作论文

基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导论第8-15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价值第8-9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外文献综述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内文献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4-15页
第二章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思想内涵第15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思想渊源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黑格尔的精神生产思想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费尔巴哈的精神生产思想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亚当·斯密的精神生产思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李斯特的精神生产思想第17-18页
    第二节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内涵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概念及形成过程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内涵第20-22页
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现状与问题第22-26页
    第一节 新时期的内涵第22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现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产业工人的文化状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产业工人的受教育状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我国产业工人的劳动技能状况第23-24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存在的问题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产业工人的数量、结构和来源问题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产业工人的思想道德及科学素养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我国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问题第25-26页
第四章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视域下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研究第26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产业工人再生产的理论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 第二节 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对产业工人再生产的理论启示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精神生产对产业工人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精神生产对再生产出新的产业工人的影响第30-32页
第五章 运用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第32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加强我国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建设第32页
    第二节 加强我国产业工人基础教育建设第32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推进我国产业工人思想创新观念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重视企业内工人创新意识培养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强新一代劳动工人创新意识培养第34页
    第四节 不断加强我国产业工人的技术技能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重视企业内部工人技术技能培训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强国家对工人技术技能培养第35-36页
参考文献第36-39页
致谢第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的新农村生态建设
下一篇:乡贤参事会:乡村转型中政社协同治理的一种新选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