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Django架构平台的地震数据处理工具集成机制设计与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地震数据处理系统 | 第12-14页 |
1.2.1 Omega | 第12-13页 |
1.2.2 Geovation | 第13页 |
1.2.3 Focus | 第13页 |
1.2.4 GeoEast | 第13-14页 |
1.2.5 π-Frame | 第14页 |
1.3 面临问题 | 第14-16页 |
1.4 研究意义和创新 | 第16-17页 |
1.5 本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相关背景 | 第18-29页 |
2.1 Django架构特点 | 第18-19页 |
2.2 地震数据格式SEG、SU | 第19-20页 |
2.3 地震数据处理流程 | 第20-27页 |
2.3.1 地震数据预处理 | 第21-25页 |
2.3.2 地震数据实质性处理 | 第25页 |
2.3.3 地震数据其他处理 | 第25-27页 |
2.4 基于Django的工作流平台 | 第27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工具集成机制设计与研究及地震数据处理 | 第29-46页 |
3.1 平台工具集成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1.1 需求背景 | 第29页 |
3.1.2 功能需求 | 第29-30页 |
3.2 工具集成机制设计 | 第30-36页 |
3.2.1 工具创建机制 | 第30-31页 |
3.2.2 工具执行机制 | 第31-35页 |
3.2.3 工作流执行引擎 | 第35-36页 |
3.3 平台地震数据格式处理 | 第36-39页 |
3.3.1 地震数据去卷头处理 | 第38页 |
3.3.2 地震数据加卷头处理 | 第38-39页 |
3.4 地震数据处理工具设计 | 第39-44页 |
3.4.1 Fourier变换 | 第39-40页 |
3.4.2 Hilbert变换 | 第40-42页 |
3.4.3 Gabor变换 | 第42-43页 |
3.4.4 褶积变换 | 第43页 |
3.4.5 带限滤波 | 第43-44页 |
3.5 地震数据显示 | 第44-45页 |
3.6 数据处理流程设计 | 第45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平台地震数据处理工具的设计实现 | 第46-58页 |
4.1 平台与处理工具的集成 | 第46-51页 |
4.1.1 数据处理工具创建 | 第46-49页 |
4.1.2 工具文件系统 | 第49页 |
4.1.3 工作流执行机制 | 第49-51页 |
4.2 地震数据格式转换工具的实现 | 第51-52页 |
4.3 地震数据处理工具实现 | 第52-57页 |
4.3.1 Fourier变换 | 第52页 |
4.3.2 Hilbert滤波工具 | 第52-53页 |
4.3.3 Gabor滤波工具 | 第53-54页 |
4.3.4 带限滤波工具 | 第54-56页 |
4.3.5 其他工具功能 | 第56-5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系统测试 | 第58-65页 |
5.1 测试环境 | 第58-59页 |
5.2 工作流引擎并行性测试 | 第59-60页 |
5.3 地震数据处理工具测试 | 第60-61页 |
5.4 地震数据处理工作流测试 | 第61-6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