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9页 |
1.1 背景概述 | 第7页 |
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7-9页 |
第2章 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界定 | 第9-14页 |
2.1 网络谣言的概念与特征 | 第9-10页 |
2.1.1 网络谣言的概念 | 第9页 |
2.1.2 网络谣言的特征 | 第9-10页 |
2.2 网络谣言犯罪的定义与类型 | 第10-11页 |
2.2.1 网络谣言犯罪的定义 | 第10页 |
2.2.2 网络谣言犯罪的类型 | 第10-11页 |
2.3 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基本原则 | 第11-14页 |
2.3.1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| 第11-12页 |
2.3.2 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| 第12-14页 |
第3章 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刑法规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4-22页 |
3.1 我国刑法关于网络谣言犯罪之现行规定 | 第14-16页 |
3.2 我国网络谣言犯罪刑事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9页 |
3.2.1 刑法规制罪名类型的缺失 | 第16页 |
3.2.2 入罪标准的不确定性 | 第16-17页 |
3.2.3 罪名体系不完善 | 第17-18页 |
3.2.4 刑罚的配置不够完善 | 第18-19页 |
3.3 我国网络谣言犯罪刑事司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9-22页 |
第4章 完善我国网络谣言犯罪刑法规制的建议 | 第22-31页 |
4.1 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必要性 | 第22-24页 |
4.1.1 理论需要 | 第22-23页 |
4.1.2 现实需要 | 第23-24页 |
4.2 刑事立法方面的建议 | 第24-28页 |
4.2.1 完善我国刑法中现有谣言罪名的类型 | 第24页 |
4.2.2 增强刑法规范中入罪标准的明确性 | 第24-25页 |
4.2.3 建立健全我国刑法罪名体系 | 第25-26页 |
4.2.4 完善刑事处罚措施 | 第26-27页 |
4.2.5 扩大禁止令的应用范围 | 第27-28页 |
4.3 刑事司法方面的建议 | 第28-31页 |
4.3.1 建立并落实执法监督机制 | 第28页 |
4.3.2 完善立案登记与审查制度 | 第28-29页 |
4.3.3 强化信息公开与舆情处置 | 第29-31页 |
结语 | 第31-32页 |
致谢 | 第32-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3-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