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8页 |
1.1 望天树特性与分布 | 第11-12页 |
1.2 望天树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1.3 微生物菌剂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3.1 微生物菌剂的概念及作用 | 第13页 |
1.3.2 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3 微生物菌剂的作用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1.4.1 目的与意义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1.4.3 创新性 | 第16-17页 |
1.4.4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1 试验区概况 | 第18页 |
2.2 试验材料 | 第18页 |
2.3 试验设计 | 第18-19页 |
2.4 样品采集及测定 | 第19-21页 |
2.4.1 生长形态指标的测定 | 第19页 |
2.4.2 光合指标的测定 | 第19-20页 |
2.4.3 根系指标的测定 | 第20页 |
2.4.4 养分指标的测定 | 第20页 |
2.4.5 生理指标的测定 | 第20页 |
2.4.6 土壤酶活性及pH、电导率的测定 | 第20-21页 |
2.5 数据分析 | 第21-22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42页 |
3.1 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苗木生长的影响 | 第22-27页 |
3.1.1 苗高地径 | 第22-25页 |
3.1.2 各器官生物量 | 第25-26页 |
3.1.3 叶面积与叶形指数 | 第26-27页 |
3.2 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苗木根系生长的影响 | 第27-31页 |
3.2.1 根系长度 | 第27-28页 |
3.2.2 根尖数 | 第28页 |
3.2.3 根平均直径 | 第28-29页 |
3.2.4 根系表面积 | 第29页 |
3.2.5 根系体积 | 第29-30页 |
3.2.6 根系活力 | 第30-31页 |
3.3 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苗木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3.3.1 叶绿素含量 | 第31页 |
3.3.2 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 | 第31-32页 |
3.3.3 叶片光合特性 | 第32-34页 |
3.4 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植株肥力效应的影响 | 第34-38页 |
3.4.1 植株全氮、全磷、全钾 | 第34-36页 |
3.4.2 植株硝酸还原酶、谷氨酰胺合成酶 | 第36页 |
3.4.3 植株内源激素含量 | 第36-38页 |
3.5 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盆栽土壤肥力效应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3.5.1 盆栽土壤全氮、硝氮、氨氮、全磷、速磷、全钾、速钾 | 第38-39页 |
3.5.2 盆栽土壤脲酶、蔗糖酶、磷酸酶 | 第39-40页 |
3.5.3 盆栽土壤pH、电导率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望天树各指标的综合分析 | 第42-46页 |
4.1 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望天树苗木各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2 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望天树苗木各指标的隶属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 微生物菌剂处理下望天树苗木质量指数评价分析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46-52页 |
5.1 结论 | 第46-47页 |
5.2 讨论 | 第47-50页 |
5.2.1 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苗木形态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5.2.2 微生物菌剂对望天树苗木生理生化及肥力效应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5.3 研究展望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缩略词表 | 第59-60页 |
图版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