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案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临空经济主要概念界定和京津冀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必要性 | 第17-22页 |
2.1 临空经济和临空经济区的内涵界定及基本规律 | 第17-18页 |
2.1.1 内涵界定 | 第17页 |
2.1.2 发展规律 | 第17-18页 |
2.2 发展临空经济的意义及发展重点 | 第18-20页 |
2.2.1 发展临空经济的意义 | 第18-19页 |
2.2.2 临空经济的发展重点 | 第19-20页 |
2.3 京津冀发展临空经济的必要性 | 第20-22页 |
2.3.1 提升京津冀地区国际竞争力和参与国际分工的需要 | 第20-21页 |
2.3.2 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| 第21页 |
2.3.3 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需要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及典型案例 | 第22-29页 |
3.1 临空经济区发展模式概述 | 第22-23页 |
3.1.1 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| 第22页 |
3.1.2 空港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 | 第22页 |
3.1.3 空港自由区的发展模式 | 第22页 |
3.1.4 空港商务区的发展模式 | 第22-23页 |
3.1.5 航空城的发展模式 | 第23页 |
3.2 孟菲斯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23-24页 |
3.3 香港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24-26页 |
3.4 仁川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26页 |
3.5 史基浦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26-27页 |
3.6 国际经验的重要启示 | 第27-29页 |
3.6.1 明确机场定位 | 第27页 |
3.6.2 政府大力支持 | 第27-28页 |
3.6.3 加强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的发展 | 第28-29页 |
第4章 临空经济发展政策的国际借鉴 | 第29-35页 |
4.1 美国临空经济发展政策 | 第29-30页 |
4.1.1 对民用航空产业的支持政策 | 第29-30页 |
4.1.2 对航空运输业的支持政策 | 第30页 |
4.2 欧洲临空经济发展政策 | 第30-32页 |
4.2.1 采用协作式的发展战略 | 第31页 |
4.2.2 采用直接补贴的激励政策 | 第31页 |
4.2.3 采用间接补贴的激励政策 | 第31-32页 |
4.3 日本临空经济发展政策 | 第32页 |
4.3.1 重视绿色环保,建设生态机场 | 第32页 |
4.3.2 对执行偏远地区航线的航空公司给予补贴 | 第32页 |
4.4 国际经验的重要启示 | 第32-35页 |
4.4.1 制定合理的临空产业长期发展规划 | 第32-33页 |
4.4.2 制定完善的临空产业支持政策 | 第33页 |
4.4.3 坚持军民协同发展 | 第33页 |
4.4.4 坚持绿色环保,可持续发展模式 | 第33-35页 |
第5章 上海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及启示 | 第35-40页 |
5.1 上海:“一市两场”模式 | 第35-38页 |
5.1.1 发展背景 | 第35页 |
5.1.2 政策举措 | 第35-37页 |
5.1.3 经验启示 | 第37-38页 |
5.2 珠三角:机场群模式 | 第38-40页 |
5.2.1 五大机场的发展定位 | 第38页 |
5.2.2 五大机场的合作机制 | 第38-39页 |
5.2.3 经验启示 | 第39-40页 |
第6章 京津冀临空经济的发展现状 | 第40-48页 |
6.1 京津冀机场群的现状分析 | 第40-44页 |
6.1.1 发展现状 | 第40-43页 |
6.1.2 主要问题 | 第43-44页 |
6.2 京津冀临空经济的现状分析 | 第44-48页 |
6.2.1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44-45页 |
6.2.2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45-46页 |
6.2.3 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46-47页 |
6.2.4 首都第二机场临空经济区 | 第47-48页 |
第7章 京津冀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建议 | 第48-54页 |
7.1 做好京津冀地区机场群的定位和分工 | 第48-50页 |
7.1.1 首都国际机场—大型国际航空枢纽机场 | 第48页 |
7.1.2 首都第二机场—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航空城 | 第48-49页 |
7.1.3 天津滨海机场—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区域性枢纽机场 | 第49-50页 |
7.1.4 石家庄正定机场—冀南区域航空枢纽及低成本航空枢纽 | 第50页 |
7.1.5 河北其它机场—支线机场及通用航空机场 | 第50页 |
7.2 京津冀地区发展临空经济的对策建议 | 第50-54页 |
7.2.1 设立京津冀临空经济发展委员会 | 第50-51页 |
7.2.2 建立京津冀地区机场群综合交通一体化体系 | 第51-52页 |
7.2.3 建立高效的京津冀地区海关通关一体化体系 | 第52页 |
7.2.4 设立京津冀自由贸易区 | 第52页 |
7.2.5 建立航空航天产业产学研体系 | 第52-53页 |
7.2.6 发展基地航空公司和物流公司 | 第53页 |
7.2.7 坚持北京第二机场及其临空经济区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