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1.1 选题依据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 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| 第19-21页 |
1.4.1 框架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4.2 创新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| 第21-30页 |
2.1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的时代背景 | 第21-24页 |
2.1.1 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 | 第21-22页 |
2.1.2 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客观要求 | 第22-23页 |
2.1.3 执政党面临新的危机和考验 | 第23-24页 |
2.2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的理论基础 | 第24-30页 |
2.2.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想信念观 | 第24-25页 |
2.2.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思想 | 第25-27页 |
2.2.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思想 | 第27-30页 |
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30-44页 |
3.1 理想信念的构成体系 | 第30-33页 |
3.1.1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| 第30-31页 |
3.1.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| 第31-32页 |
3.1.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| 第32-33页 |
3.2 理想信念的重要地位 | 第33-36页 |
3.2.1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| 第33-34页 |
3.2.2 理想信念是国家民族的精神支柱 | 第34-35页 |
3.2.3 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 | 第35-36页 |
3.3 理想信念的检验标准 | 第36-39页 |
3.3.1 宗旨标准 | 第36-37页 |
3.3.2 作风标准 | 第37-38页 |
3.3.3 最高标准 | 第38-39页 |
3.4 坚定理想信念的路径 | 第39-44页 |
3.4.1 大兴学习之风 | 第39-40页 |
3.4.2 弘扬社会主旋律 | 第40-41页 |
3.4.3 抓好党性教育 | 第41-42页 |
3.4.4 注重实践养成 | 第42-44页 |
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的价值 | 第44-52页 |
4.1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的理论价值 | 第44-47页 |
4.1.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理论 | 第44-45页 |
4.1.2 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理论宝库 | 第45-46页 |
4.1.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46-47页 |
4.2 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的实践价值 | 第47-52页 |
4.2.1 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打牢思想基础 | 第47-48页 |
4.2.2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精神动力 | 第48-49页 |
4.2.3 为执政党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| 第49-51页 |
4.2.4 为广泛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注入生机活力 | 第51-52页 |
结论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作者简介及学术成果 | 第59-60页 |
后记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