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中、老年论文--残疾人论文

中国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机制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1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2-15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综述第15-18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4 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第19-21页
第2章 中国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相关问题及理论概述第21-32页
    2.1 农村残疾人概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村残疾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村残疾人的特殊状况第22页
    2.2 利益表达机制的含义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利益表达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利益表达机制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机制第25页
    2.3 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的理论依据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的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的理论第26-29页
    2.4 完善中国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机制的意义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有利于保障农村残疾人的各项利益得以实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有利于城乡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有利于保障农村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改革成果第30-32页
第3章 中国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现状与制约因素第32-43页
    3.1 中国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的积极成果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利益表达主体意愿提升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利益表达渠道初步形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利益表达方式日趋理性化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第34页
    3.2 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的困境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利益表达机会不均等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利益表达能力有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利益表达结果的边缘化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利益表达风险成本较高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影响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的制约因素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经济独立生活能力较脆弱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制度化政治参与程度较低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农村文化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限第41-43页
第4章 完善中国农村残疾人利益表达机制的策略选择第43-53页
    4.1 完善中国农村残疾人的经济利益表达机制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优先安排参加社会生产生活劳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扶持多渠道就业有序发展第44-46页
    4.2 完善中国农村残疾人的政治利益引导机制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完善农村残疾人民主参与的引导机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推行涉残助残政策的公共民主决策制度第47-48页
    4.3 完善中国农村残疾人的文化利益培育机制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鼓励相关利益主体推动特殊教育的发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积极培育助残基层文化组织活动的发展第49-50页
    4.4 完善中国农村残疾人的社会权益保障机制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健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无障碍建设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第51-53页
结论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9页
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59-60页
后记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吉林市X乡“因婚返贫”问题及政策建议
下一篇:习近平新时代理想信念思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