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轧制论文--轧制工艺论文--型材轧制论文

钢轨万能轧制过程轨头和轨底成形理论研究及数值模拟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钢轨万能轧制技术的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钢轨万能法轧制的特点第11-13页
    1.3 钢轨万能轧制的生产工艺第13-14页
    1.4 高速铁路用全万能成品孔型第14-15页
    1.5 国内外钢轨轧制理论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6 钢轨万能轧制时轨头和轨底变形机理第16-17页
    1.7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7.1 选题依据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7.2 研究内容第17-18页
第2章 变形区面积公式及中性线方程推导第18-35页
    2.1 钢轨万能轧制过程中几何模型简化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轨头立辊的简化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轨底立辊和钢轨断面形状的简化第20-22页
    2.2 钢轨轧制过程轨头和轨底宽展曲线的推导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钢轨万能轧制过程中轨头的宽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钢轨万能轧制过程中轨底的宽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轨头和轨底宽展曲线的推导第24页
    2.3 钢轨各变形区面积公式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轨头和轨底外侧变形区面积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轨头和轨底内侧变形区面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轨腰变形区面积第27页
    2.4 轨头和轨底内侧变形区中性线方程第27-30页
    2.5 不同压下系数组合对中性线位置影响第30-34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4-35页
第3章 轨头和轨底内侧单位压力公式的推导第35-46页
    3.1 轨腰作用在轨头和轨底剪切应力公式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轨腰单位压力公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轨腰变形区平衡方程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轨腰作用在轨头和轨底剪切应力第37-38页
    3.2 立辊作用在轨头和轨底外侧单位压力公式第38-40页
    3.3 轨头和轨底内侧单位压力公式第40-4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 钢轨万能轧制数值模拟及结果对比分析第46-70页
    4.1 刚塑性有限元理论的发展第46-47页
    4.2 刚塑性有限元法理论简介第47-48页
    4.3 DEFORM有限元分析软件简介第48-49页
    4.4 钢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咬入条件模型的建立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钢轨万能轧制模型的建立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万能轧制过程工艺的设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万能轧制过程模拟参数的设定第53-55页
    4.5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第5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轨头内侧变形区单位压力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轨底内侧变形区单位压力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轨腰变形区单位压力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轨头和轨底外侧变形区单位压力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4.6 不同压下系数组合对轨底单位压力影响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轨底压下系数改变对轨底单位压力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轨腰压下系数改变对轨底单位压力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4.7 轨头和轨底内侧变形区摩擦力分析第68-69页
    4.8 轨头和轨底外侧变形区摩擦力分析第69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结论第70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作者简介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采用Ir192放射源的数字射线照相技术应用研究
下一篇:Al-Nd合金镀层及微弧氧化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