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主要缩略词 | 第12-14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4-4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45页 |
1 遗传图谱与作物遗传育种 | 第15-17页 |
1.1 遗传图谱与作物遗传 | 第15-16页 |
1.2 遗传图谱与作物育种 | 第16-17页 |
2 遗传图谱的构建 | 第17-26页 |
2.1 构建遗传图谱的理论基础 | 第17-18页 |
2.2 构建遗传图谱的基本要素 | 第18-24页 |
2.3 构建遗传图谱的方法及软件 | 第24-26页 |
2.4 图谱构建的影响因素 | 第26页 |
3 数量性状基因座的定位 | 第26-37页 |
3.1 QTL定位的发展历史 | 第26-27页 |
3.2 QTL定位的原理及方法 | 第27-34页 |
3.3 QTL定位的软件 | 第34-35页 |
3.4 影响QTL定位的因素 | 第35-37页 |
4 偏分离及其对遗传图谱和QTL定位的影响 | 第37-43页 |
4.1 偏分离的原因 | 第37-40页 |
4.2 偏分离基因座(SDL)的定位 | 第40-41页 |
4.3 偏分离与遗传图谱构建 | 第41-42页 |
4.4 偏分离与QTL定位 | 第42-43页 |
4.5 上位性SDL | 第43页 |
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| 第43-45页 |
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| 第45-115页 |
第二章 基于上位性SDL的遗传图谱矫正方法 | 第47-79页 |
1 引言 | 第47-49页 |
2 理论与方法 | 第49-59页 |
2.1 F_2合子选择的遗传模型 | 第49-51页 |
2.2 F_2配子选择的遗传模型 | 第51-52页 |
2.3 F_2群体的似然函数及参数估计 | 第52-56页 |
2.4 确定F_2的选择类型 | 第56页 |
2.5 BC群体的遗传模型 | 第56-57页 |
2.6 BC群体的似然函数及参数估计 | 第57-58页 |
2.7 统计性质 | 第58-59页 |
3 应用研究 | 第59-73页 |
3.1 Monte Carlo模拟 | 第59-70页 |
3.2 水稻的实际数据分析 | 第70-73页 |
4 讨论 | 第73-79页 |
第三章 基于上位性SDL的多QTL定位方法 | 第79-99页 |
1 引言 | 第79-80页 |
2 理论与方法 | 第80-84页 |
2.1 定位上位性SDL | 第81-82页 |
2.2 基于上位性SDL的QTL区间作图 | 第82-83页 |
2.3 基于上位性SDL的多QTL定位 | 第83-84页 |
3 Monte Carlo模拟研究 | 第84-96页 |
3.1 SDL遗传率的影响 | 第85-86页 |
3.2 QTL遗传率的影响 | 第86页 |
3.3 群体样本容量的影响 | 第86页 |
3.4 SDL与QTL的遗传距离的影响 | 第86-96页 |
4 实际数据分析 | 第96页 |
5 讨论 | 第96-99页 |
第四章 DistortedMap:遗传图谱矫正及QTL定位软件 | 第99-113页 |
1 软件研制需求 | 第99-100页 |
2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| 第100-102页 |
2.1 基本框架图 | 第100-101页 |
2.2 编程语言与环境 | 第101-102页 |
2.3 软件使用的系统要求 | 第102页 |
3 应用功能 | 第102-111页 |
3.1 群体模拟 | 第103-106页 |
3.2 数据分析 | 第106-109页 |
3.3 图谱矫正 | 第109页 |
3.4 图谱比较 | 第109-110页 |
3.5 QTL定位 | 第110-111页 |
4 实例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第五章 全文结论及创新点 | 第113-115页 |
1 全文结论 | 第113页 |
1.1 基于上位性SDL的遗传图谱矫正方法研究 | 第113页 |
1.2 基于上位性SDL的多QTL定位方法研究 | 第113页 |
1.3 DistortedMap软件研制 | 第113页 |
2 创新点 | 第113-1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5-137页 |
致谢 | 第137-13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的论文 | 第139-141页 |
附表 | 第141-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