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理论论文--电影、电视的评论、欣赏论文

探寻民族志电影的实践--以《回家》的知识再生产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导论第6-15页
    (一)选题的缘由及意义第6-7页
        1.选题缘由第6-7页
        2.选题意义第7页
    (二)研究现状综述第7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民族志电影的研究第7-11页
        2.布迪厄“场域”理论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.“场域”理论中的民族志电影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(三)主要研究方法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参与观察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深入访谈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3.资料搜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4.资料整理第14-15页
一、民族志电影的概述第15-25页
    (一)民族志电影的内涵与外延第15页
    (二)民族志电影《回家》相关概述第15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田野点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阿卡人文化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民族志电影《回家》的记录概况第17-25页
二、民族志电影《回家》的场性实践第25-33页
    (一)记录《回家》——原生文化场域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族群文化意识下的仪式洁净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仪式中的文化象征性第26-28页
    (二)分享《回家》——放映交流场域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仪式洁净观对民族志电影的伦理启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促进不同地域的族群文化沟通第29-30页
    (三)回放《回家》——次生文化场域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原生文化与影像记录文化的关系建构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民族志电影的全息性拓展第30-33页
三、民族志电影实践背景下主体互动对知识生产的介入探析第33-38页
    (一)对原生文化场域展开文化“深描”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影像记录的先天优势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在影像实践中发现回归行为的严谨秩序第33-35页
    (二)民族志电影不同观者的审美旨趣呈现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学理影响下的审美旨趣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情感视野中的去文化猎奇性第36页
    (三)互为他者,实现知识再生产第36-38页
结语第38-39页
致谢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3页

论文共4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贾樟柯电影的魅力--人物的身份认同与观众的观影体验
下一篇:歌剧《唐璜》“奥塔维奥”的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和风格--以《到爱人身边去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