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P2P网络借贷及其刑法规制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引言第11-13页
第1章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、特点及法律性质第13-20页
    1.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第13页
    1.2 P2P网络借贷的特点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主体的广泛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交易方式的灵活性和高效性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互联网技术的依托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性第15-16页
    1.3 P2P网络借贷的法律性质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P2P网络借贷行为的法律性质第18-20页
第2章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实践样态第20-30页
    2.1 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国外P2P网络借贷的运营模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异化模式第21-24页
    2.2 我国P2P网络借贷异化的原因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压制性金融政策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征信体系不健全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公众金融知识的欠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国内监管的不足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金融市场激烈的竞争第27页
    2.3 P2P网络借贷平台异化产生的风险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信用风险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流动风险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法律风险第29-30页
第3章 P2P网络借贷行为涉及的犯罪问题第30-42页
    3.1 P2P网络借贷行为可能构成的犯罪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P2P网络借贷行为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P2P网络借贷行为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P2P网络借贷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第35-36页
    3.2 P2P网络借贷中共同犯罪的认定问题第36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2P网络借贷中的一般共同犯罪问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P2P网络借贷中的片面共犯问题第38-42页
第4章 P2P网络借贷的刑法规制第42-52页
    4.1 刑法规制P2P网络借贷的现实原因和法理基础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刑法规制P2P网络借贷的现实原因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刑法规制P2P网络借贷的法理基础第43-45页
    4.2 当前P2P网络借贷刑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入罪标准不合理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量刑标准不合理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刑罚配置不科学第47-48页
    4.3 P2P网络借贷刑法规制的完善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刑法规制应坚持的原则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刑法规制措施的完善第49-52页
结语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限制最低转售价格的反垄断法规制--以“锐邦诉强生案”为例
下一篇:河北省贪污犯罪案件的刑事判决分析--以裁判文书(2014-2017)为样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