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中、老年论文

社会工作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应用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绪论第6-13页
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6页
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6-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理论意义第6-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实践意义第7页
    (三)文献综述第7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国外研究现状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国内研究现状第8-11页
        3、研究述评第11-12页
    (四)理论基础第12页
    (五)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研究方法第13页
一、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基本情况第13-18页
    (一)新疆K市养老机构发展状况第13-14页
    (二)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老服务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生活照料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文娱活动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医疗康复服务第15页
    (三)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机构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养老床位紧张,服务压力大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整体基本素质偏低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护理员大多未能接受专业培训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养老机构内没有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第16页
    (四)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入住老人需求状况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刚入住时的不适应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被动接受照顾,降低自尊感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机构生活缺乏社会支持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养老机构服务忽视老人心理健康发展第17-18页
二、社会工作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应用实践第18-27页
    (一)个案工作方法在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个案1:人际关系改善问题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个案2:机构生活适应问题第21-24页
    (二)小组工作方法在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中的应用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小组工作开展的背景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小组工作的内容及其开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小组工作总结第26-27页
三、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过程分析第27-30页
    (一)个案工作方法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过程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接案阶段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初期评估阶段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计划阶段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、介入阶段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5、结案阶段第28页
    (二)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过程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筹备阶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小组初期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小组中期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小组后期(成熟期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小组结束阶段第29-30页
四、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效果分析第30-37页
    (一)个案工作方法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效果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社会工作者对个案效果的评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服务对象对个案效果的评估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机构工作人员对个案效果的评估第32页
    (二)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效果分析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社会工作者对小组效果的评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服务对象对小组效果的评估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、机构工作人员对小组效果的评估第35-36页
    (三)不同工作方法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效果分析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个案工作强调案主个别化原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小组工作服务计划安排更为自由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养老机构契合小组工作的开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、个案服务更有针对性第37页
五、社会工作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反思及对策建议第37-42页
    (一)社会工作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实践反思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对个案工作方法运用的反思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对小组工作方法运用的反思第38-40页
    (二)社会工作介入新疆K市社会福利院养老服务的对策及建议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开展社会工作介入机构养老服务前要做好需求评估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、开展小组活动时强调机构个性化原则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加强机构对社工认可度,建立支持网络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提升社会工作者的实务能力,注重社会工作实务教育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加强建设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第41-42页
注释第42-44页
附录第44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城市社区数字化管理问题研究
下一篇:牧民定居点的社区服务研究--以塔城齐巴尔吉迭社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