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“师徒制”现状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选题缘由 | 第8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8-14页 |
第二章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8页 |
一、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8页 |
第三章 幼儿园“师徒制”的现状分析 | 第18-36页 |
一、师徒双方对幼儿园“师徒制”的认可程度 | 第18-21页 |
(一) 师傅对幼儿园“师徒制”的认可程度 | 第18-20页 |
(二) 徒弟对幼儿园“师徒制”的认可程度 | 第20-21页 |
二、带教的基本情况 | 第21-26页 |
(一) 带教计划 | 第21-22页 |
(二) 带教内容 | 第22-23页 |
(三) 带教方式 | 第23-24页 |
(四) 带教过程中师徒互动的基本状况 | 第24-26页 |
三、幼儿园对“师徒制”的管理情况 | 第26-36页 |
(一) 指导教师的选择与培训 | 第26-28页 |
(二) 师徒双方职责的制定 | 第28-31页 |
(三) 师徒配对的方式与结对时间 | 第31-32页 |
(四) 考核与激励机制 | 第32-36页 |
第四章 幼儿园“师徒制”存在的问题 | 第36-48页 |
一、对“师徒制”意义的认识存在偏差 | 第36-38页 |
二、师徒制在实施过程中缺乏针对性 | 第38-41页 |
(一) 配对过程缺乏针对性 | 第38-40页 |
(二) 带教过程缺乏计划性、针对性 | 第40-41页 |
三、师徒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 | 第41-44页 |
(一) 沟通时间不足,影响沟通效果 | 第41-42页 |
(二) 不平等的沟通对话关系,影响沟通效果 | 第42-44页 |
四、幼儿园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| 第44-48页 |
(一) 考核方式不合理,过于注重量化的考察 | 第44-45页 |
(二)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,难以调动师傅的积极性 | 第45-48页 |
第五章 完善幼儿园“师徒制”的策略 | 第48-52页 |
一、正确认识“师徒制”意义 | 第48页 |
二、提高师徒制在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 | 第48-49页 |
(一) 针对徒弟的需求进行师徒配对 | 第49页 |
(二) 加强带教计划的制定 | 第49页 |
三、建立平等对话的师徒关系 | 第49-50页 |
四、建立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| 第50-52页 |
附录1 幼儿园“师徒制”调研问卷 | 第52-62页 |
附录2 访谈提纲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8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