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临床医学论文--康复医学论文--康复医学工程论文

基于EEG信号的人体状态测量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工作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人体负荷测量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人体意图识别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现状总结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5-17页
第二章 人体状态测量基础第17-26页
    2.1 人体状态理论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人体脑力负荷和人体意图识别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人体信息加工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体状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体状态测量第20页
    2.2 脑电信号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EEG信号的来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EEG信号的测量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EEG信号的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EEG信号的分类第23-25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三章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脑力负荷测量第26-5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6-27页
    3.2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脑力负荷测量方案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脑力负荷测量方案目的和任务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脑力负荷测量方案研究对象和设备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脑力负荷测量方案实现过程第30-31页
    3.3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脑力负荷测量数据分析第31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脑力负荷测量原始数据与预处理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噪声处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的时频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的共同空间模式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的分类第39-40页
    3.4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脑力负荷测量结果第40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预处理结果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脑力负荷测量滤波处理的结果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时频分析结果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共同空间模式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脑力负荷测量数据分类结果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脑力负荷测量三位被试者脑电信号特征对比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1 事件相关电位对比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2 功率谱对比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3 事件相关功率扰动对比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4 共同空间模式对比第53-55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5-56页
第四章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体意图识别第56-7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6-57页
    4.2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体意图识别方案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体意图识别方案设计目的和任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人体意图识别方案研究对象和设备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人体意图识别方案实现过程第59页
    4.3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体意图识别数据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人体意图识别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第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人体意图识别数据分析和分类第60-61页
    4.4 物理人机紧耦合系统的人体意图识别数据分析结果第61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人体意图识别数据预处理结果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人体意图识别数据滤波处理结果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人体意图识别数据时频分析结果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人体意图识别数据共同空间模式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人体意图识别数据分类结果第69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人体意图识别四种想象任务下的脑电信号特征对比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6.1 事件相关电位对比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6.2 功率谱对比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6.3 事件相关功率扰动对比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6.4 共同空间模式对比第76-77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7-78页
第五章 总结及展望第78-80页
    5.1 总结第78-79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79-80页
致谢第80-81页
参考文献第81-86页
在学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第86-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水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及其整合子介导的耐药基因研究
下一篇:净固片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