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5页 |
1.1 桑叶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 桑叶的主要活性成分 | 第10-12页 |
1.2.1 氨基酸 | 第10页 |
1.2.2 多糖类 | 第10-11页 |
1.2.3 黄酮类 | 第11页 |
1.2.4 生物碱类 | 第11-12页 |
1.3 1-脱氧野尻霉素(DNJ)的研究现状 | 第12-23页 |
1.3.1 DNJ的来源 | 第13-17页 |
1.3.2 DNJ的药理作用 | 第17-21页 |
1.3.3 DNJ的应用 | 第21-23页 |
1.4 课题研究背景、意义及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4.1 课题研究背景、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4.2 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1-脱氧野尻霉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| 第25-36页 |
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25-26页 |
2.2 DNJ定性检测 | 第26-28页 |
2.2.1 实验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2.2 展开剂的选择 | 第27页 |
2.2.3 显色剂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2.3 DNJ定量检测 | 第28-30页 |
2.3.1 实验方法 | 第28-30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5页 |
2.4.1 不同展开剂对DNJ的展开效果 | 第30页 |
2.4.2 不同显色剂对DNJ的显色效果 | 第30-31页 |
2.4.3 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31-32页 |
2.4.4 DNJ的HPLC图谱 | 第32-33页 |
2.4.5 稳定性实验结果 | 第33-34页 |
2.4.6 精密度实验结果 | 第34页 |
2.4.7 重复性结果 | 第34页 |
2.4.8 加样回收率实验结果 | 第34-3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超声-表面活性剂辅助提取DNJ的工艺研究 | 第36-48页 |
3.1 材料与试剂 | 第36-37页 |
3.2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37页 |
3.3 试验方法 | 第37-39页 |
3.3.1 单因素实验 | 第37-39页 |
3.3.2 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比较 | 第39页 |
3.3.3 响应面法优化 | 第39页 |
3.4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7页 |
3.4.1 单因素试验结果 | 第39-42页 |
3.4.2 不同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 | 第42-43页 |
3.4.3 响应面试验结果 | 第43-47页 |
3.5 结论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桑叶中 1-脱氧野尻霉素的分离与纯化研究 | 第48-57页 |
4.1 试剂与仪器 | 第48-49页 |
4.1.1 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48-49页 |
4.1.2 实验仪器 | 第49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49-53页 |
4.2.1 桑叶中DNJ的提取纯化工艺 | 第49-51页 |
4.2.2 桑叶粗提液的制备 | 第51页 |
4.2.3 离子交换树脂纯化 | 第51-52页 |
4.2.4 氧化铝柱层析 | 第52-53页 |
4.2.5 DNJ纯度检测 | 第53页 |
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3.1 纯化前桑叶粗提液中的DNJ含量 | 第53页 |
4.3.2 D7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后的DNJ含量 | 第53页 |
4.3.3 D296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的的DNJ含量 | 第53页 |
4.3.4 氧化铝纯化后的DNJ含量 | 第53-55页 |
4.3.5 样品鉴定 | 第55页 |
4.4 结论 | 第55-57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5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