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基本理论 | 第9-15页 |
1.1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1.2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特征 | 第10页 |
1.3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与执行异议的区别 | 第10-11页 |
1.4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体系构成 | 第11-12页 |
1.5 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法理基础和意义 | 第12-15页 |
1.5.1 法理基础 | 第12-13页 |
1.5.2 确立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意义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域外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立法例考察 | 第15-24页 |
2.1 英美法系的相关规定 | 第15-17页 |
2.1.1 英国 | 第15-16页 |
2.1.2 美国 | 第16-17页 |
2.2 大陆法系的立法规定 | 第17-22页 |
2.2.1 德国 | 第17-18页 |
2.2.2 日本 | 第18-20页 |
2.2.3 我国台湾地区 | 第20-22页 |
2.3 域外执行异议之诉制度的简要评析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缺陷分析 | 第24-32页 |
3.1 债务人异议之诉 | 第24-26页 |
3.1.1 债务人异议之诉的缺失 | 第24-25页 |
3.1.2 债务异议之诉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 案外人异议之诉 | 第26-28页 |
3.2.1 累赘的前置审查程序 | 第26-27页 |
3.2.2 混淆了异议之诉与再审之诉 | 第27页 |
3.2.3 法条规定简单,可操作性不强 | 第27-28页 |
3.2.4 诉讼请求不明确 | 第28页 |
3.3 许可执行之诉 | 第28-29页 |
3.3.1 诉讼标的不明确 | 第28-29页 |
3.3.2 重复的程序设计 | 第29页 |
3.3.3 举证责任、审理期限不明确 | 第29页 |
3.3.4 当事人范围狭窄 | 第29页 |
3.4 参与分配异议之诉 | 第29-32页 |
3.4.1 实体性分配方案异议在民事立法中的缺失 | 第30页 |
3.4.2 参与分配异议之诉制度内容过于简略 | 第30页 |
3.4.3 异议权的滥用 | 第30-32页 |
第四章 我国民事执行异议之诉的完善 | 第32-44页 |
4.1 债务人异议之诉 | 第32-37页 |
4.1.1 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的必要性 | 第32-34页 |
4.1.2 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的可行性 | 第34-35页 |
4.1.3 构建债务人异议之诉的具体建议 | 第35-37页 |
4.2 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完善建议 | 第37-40页 |
4.3 许可执行之诉的完善建议 | 第40-42页 |
4.4 参与分配异议之诉的完善建议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