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

介孔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其应用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介孔材料简介第9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介孔材料的合成方式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介孔材料的改性处理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介孔材料的吸附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介孔材料的其他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1.2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的有关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1.3 本文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5-16页
第2章 介孔材料的合成及表征第16-3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6-17页
    2.2 新型介孔材料ASM的合成优化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实验仪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实验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2.3 基于MCM-41的氨基改性及磷酸改性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实验仪器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实验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2.4 基于SBA-15的氨基改性及磷酸改性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实验原料及试剂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实验仪器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实验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2.5 洗脱方式对介孔材料形态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2.6 样品的表征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ASM材料的红外表征及EDS表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材料的SEM表征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材料的BET表征第28-3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3章 介孔材料的吸附实验第32-46页
    3.1 合成的ASM材料对镧系金属离子的吸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不同批ASM材料对Pr3 +的吸附第32-33页
    3.2 ASM材料及ASM-P材料吸附条件的选择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吸附pH对吸附率的影响对比实验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吸附温度对吸附率的影响对比实验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吸附时间对吸附率的影响对比实验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对比实验第39-41页
    3.3 非镧系金属选择吸附实验第41-42页
    3.4 其他几种介孔材料在同等条件下对Pr3+的吸附实验第42-44页
    3.5 几种介孔材料在同等条件下对雌二醇的吸附实验第44-45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5-46页
第4章 介孔材料成膜的研究第46-53页
    4.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6-47页
    4.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: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4.3 成膜实验第48页
    4.4 样品的结构表征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介孔材料成膜的扫描电镜(SEM)表征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吸附膜材料的热重性能表征第50-5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5章 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3-59页
    5.1 实验仪器及药品第53-54页
    5.2 石墨烯(氧化石墨烯)-二维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聚苯乙烯(PS)小球的制备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聚甲基丙烯酸(PMMA)小球的制备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自组装制备二维胶体晶体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异质结构的制备成型第55页
    5.3 石墨烯(氧化石墨烯)-二维光子晶体异质结构的表征第55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电镜表征微观形貌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德拜衍射环表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异质结构的导电性能表征第57-58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总结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65-66页
致谢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铝酸盐基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及光谱调控
下一篇: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合成及其对铼和锝的吸附解吸行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