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机器辅助技术论文

三维有限元网格先进编辑技术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7-51页
    本章摘要第17页
    1.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分析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有限元分析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1.2 三维有限元网格生成技术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四面体网格生成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六面体网格生成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1.3 三维有限元网格优化技术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三维有限元网格的单元质量优化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三维有限元网格的密度控制第30-36页
    1.4 三维有限元网格编辑技术第36-4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三维有限元网格变形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允许拓扑变动的三维有限元网格编辑第39-48页
    1.5 三维有限元网格编辑中存在的问题第48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第48-51页
第2章 CAD模型变动驱动的四面体网格编辑第51-73页
    本章摘要第51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51页
    2.2 方法概述第51-53页
    2.3 CAD模型变动的自动识别第53-55页
    2.4 网格切割区域的确定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初始网格切割区域的确定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扩展网格切割区域的确定第57-61页
    2.5 变动区域的网格生成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边界网格面与边界网格边的提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变动区域的混合模型构建与网格生成第62-66页
    2.6 实验结果第66-71页
    2.7 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3章 基于对偶操作和直接编辑操作的六面体网格编辑第73-101页
    本章摘要第7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73-74页
    3.2 对偶网格及相关操作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对偶网格的基本概念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六面体网格的对偶操作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元网格第78页
    3.3 方法概述第78-79页
    3.4 直接编辑操作驱动的六面体网格变形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几何模型的直接编辑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六面体网格变形第80-81页
    3.5 表面体网格单元质量优化第81-84页
    3.6 网格模型的密度控制第84-9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相关概念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网格模型的整体密度控制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网格模型的局部精化第90-96页
    3.7 实验结果第96-99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99-101页
第4章 基于实体切割操作的六面体网格编辑第101-119页
    本章摘要第10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101页
    4.2 方法概述第101-103页
    4.3 新增几何元素的高效生成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新增几何元素的分类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新增点的生成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新增边的生成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新增面的生成第106-107页
    4.4 网格元素与新增几何元素的精确匹配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网格结点的匹配第107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基于A~*算法的网格边匹配第108-11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基于波前推进法的网格面匹配第112-113页
    4.5 匹配网格单元的质量优化第113-114页
    4.6 实验结果第114-117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117-119页
第5章 三维有限元网格编辑原型系统第119-127页
    本章摘要第119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19页
    5.2 系统环境第119-120页
    5.3 系统架构第120-123页
    5.4 系统界面及测试实例第123-12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25-127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7-131页
    本章摘要第127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127-128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28-131页
参考文献第131-14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145-147页
致谢第147-148页

论文共1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钢纤维高强混凝土桩基承台受力性能及承载力计算方法
下一篇:光致金属瞬态表面电场与超快晶格结构动力学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