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论文--工业设计论文

禅宗美学对设计的启示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3页
    1.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学位论文的选题背景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学位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选题研究的基本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选题拟突破的难重点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选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1-22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2-23页
第2章 禅宗美学导论第23-32页
    2.1 美学禅宗美学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美学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禅宗美学第24-26页
    2.2 禅宗美学——中国美学的一次突破第26-28页
    2.3 禅宗美学的特征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禅宗美学是生命美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禅宗美学是“心性之悟”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禅宗美学的创新性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禅宗美学的直观体验性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禅宗美学的“空”性第30-3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3章 禅宗“无常”思想对设计的启示第32-52页
    3.1 无常第32-33页
    3.2 物哀的残缺美学第3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禅宗在日本的发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无常观下的物哀思想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设计的残缺之美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“不完整形”之美——对“完整形”的升华第40-44页
    3.3 “无常”观下的“不确定性”美学第44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不确定性美学与建筑设计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确定性美学与工业设计第48-5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4章 不立文字美学思想对设计的启示第52-73页
    4.1 不立文字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不立文字的源由与发展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第55-56页
    4.2 受不立文字影响的美学观——“重意轻形”第56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中国写意画的“重意轻形”第57-63页
    4.3 不立文字衍生的美学观——“极简”审美观第63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“极简”的园林设计——日本枯山水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“极简”的建筑设计——安藤忠雄“光之教堂”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“极简”的产品设计——三宅一生第68-69页
    4.4 设计的”归零”——回归设计的原点第69-72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5章 禅宗悟对设计的启示第73-91页
    5.1 悟的特征第74-77页
    5.2 悟与设计灵感第77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南顿北渐的开悟方式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灵感获得的渐与顿第78-81页
    5.3 悟与审美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悟与视觉审美能力的提高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悟与审美意境第83-84页
    5.4 悟的三个层次与心理认知组块的解构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设计实践第86-89页
    5.5 无念为宗的设计方法第89-9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6章 禅宗不二法门美学对设计的启示第91-115页
    6.1 不二法门的实质——二元对立的超越第92-94页
    6.2 不二法门的美学——“时空重构”的艺术创作方法第94-97页
    6.3 动静不二第97-10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动静不二与诗词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动静不二与园林设计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动静不二与工业设计第102-103页
    6.4 造型设计的对称与不对称第103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对称造型——以静求静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不对称造型——以动求静第106-114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14-115页
第7章 禅宗“空”观对设计的启示第115-133页
    7.1 “空”的美学第115-116页
    7.2 “留白”的艺术第116-121页
        7.2.1 国画的留白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7.2.2 平面设计的留白第118-121页
    7.3 “空”——从有限到无限第121-126页
        7.3.1 “有限到无限”与园林设计第121-126页
    7.4 “空”——“包容”的设计第126-131页
        7.4.1 双立人与 Yanagiba 刀具设计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7.4.2 深泽直人广岛之椅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7.4.3 多样性设计——瑞士“零能量”大楼的设计第128-130页
        7.4.4 无障碍设计——Taro Ochiai 的交通信号灯第130-13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31-133页
结论第133-138页
参考文献第138-14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145-146页
后记第146-147页

论文共1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城市智能交通动态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
下一篇:面向移动增强现实的场景识别与跟踪注册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