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4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4-19页 |
1.1.1 人口老龄化及养老社区的快速发展 | 第14-15页 |
1.1.2 寒地中小城市的地域性研究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1.3 寒地中小城市老年人居住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9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9-2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7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2-26页 |
1.3.3 总结 | 第26-27页 |
1.4 论文相关概念 | 第27-31页 |
1.4.1 寒地中小城市 | 第27页 |
1.4.2 养老模式 | 第27-29页 |
1.4.3 养老社区 | 第29-31页 |
1.5 课题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| 第31-32页 |
1.5.1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31-32页 |
1.5.2 课题研究思路 | 第32页 |
1.5.3 课题创新点 | 第32页 |
1.6 论文框架 | 第32-34页 |
第二章 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4-44页 |
2.1 寒地中小城市老年人特征 | 第34-38页 |
2.1.1 基本特征 | 第34-35页 |
2.1.2 活动特征 | 第35-37页 |
2.1.3 需求特征 | 第37-38页 |
2.2 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建设优势 | 第38-39页 |
2.2.1 老龄化严重,市场需求量大 | 第38页 |
2.2.2 建设成本低 | 第38-39页 |
2.2.3 易形成规模效应 | 第39页 |
2.3 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建设阻碍 | 第39-40页 |
2.3.1 开发商实力欠缺 | 第39页 |
2.3.2 服务水平欠缺 | 第39页 |
2.3.3 经济制约 | 第39-40页 |
2.4 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影响因素 | 第40-41页 |
2.4.1 城市规模因素 | 第40页 |
2.4.2 气候地理环境因素 | 第40-41页 |
2.4.3 人文环境因素 | 第41页 |
2.5 小结 | 第41-44页 |
第三章 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居住环境设计策略 | 第44-60页 |
3.1 适宜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的选址策略 | 第44-45页 |
3.1.1 与周边社区相融合 | 第44页 |
3.1.2 以城市医院为依托建立 | 第44-45页 |
3.1.3 避开城市快速路与主干路 | 第45页 |
3.2 适宜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的布局设计 | 第45-47页 |
3.2.1 组团化的空间布局 | 第45-46页 |
3.2.2 建筑布局设计 | 第46-47页 |
3.3 适宜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的道路设计 | 第47-51页 |
3.3.1 车行交通系统 | 第48-49页 |
3.3.2 慢行交通系统 | 第49-51页 |
3.4 适宜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的交往空间设计 | 第51-54页 |
3.4.1 交往空间类型 | 第51-52页 |
3.4.2 活动场地设计 | 第52-54页 |
3.5 适宜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户外环境设计 | 第54-59页 |
3.5.1 户外绿化的设计 | 第55-56页 |
3.5.2 亲水空间的设计 | 第56-58页 |
3.5.3 环境小品设计 | 第58-59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四章 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服务配置对策 | 第60-80页 |
4.1 养老社区服务需求内容 | 第60-64页 |
4.1.1 日常生活照料 | 第60-62页 |
4.1.2 医疗康复护理 | 第62页 |
4.1.3 精神心理慰藉 | 第62-63页 |
4.1.4 文化娱乐教育 | 第63-64页 |
4.2 养老社区服务配置原则 | 第64-65页 |
4.2.1 依托城市设施,配置养老服务 | 第64页 |
4.2.2 以老年人冬季出行特征确定服务布局 | 第64-65页 |
4.2.3 针对需求强度,分级设置养老项目 | 第65页 |
4.2.4 针对气候特征,分季设置养老服务项目 | 第65页 |
4.3 养老服务功能配置 | 第65-77页 |
4.3.1 养老服务配建项目 | 第65-71页 |
4.3.2 养老服务配置方式 | 第71-72页 |
4.3.3 服务项目配建规模 | 第72-74页 |
4.3.4 养老服务层级配置 | 第74-7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7-80页 |
第五章 寒地中小城市养老社区设计案例 | 第80-92页 |
5.1 项目背景分析 | 第80-81页 |
5.1.1 通辽市地理位置 | 第80页 |
5.1.2 通辽市特征 | 第80-81页 |
5.1.3 通辽市养老现状 | 第81页 |
5.2 社区开发模式 | 第81-83页 |
5.2.1 项目区位 | 第81-82页 |
5.2.2 项目规模 | 第82页 |
5.2.3 项目构思 | 第82-83页 |
5.3 社区居住环境设计 | 第83-87页 |
5.3.1 建筑布局 | 第83-84页 |
5.3.2 社区内部道路系统设计 | 第84页 |
5.3.3 空间场地设计 | 第84-86页 |
5.3.4 环境设施设计 | 第86-87页 |
5.4 社区配套养老服务设置 | 第87-90页 |
5.4.1 社区养老服务设置层级分区布置 | 第87页 |
5.4.2 社区养老服务功能配置及配建规模 | 第87-90页 |
5.5 小结 | 第90-92页 |
结语 | 第92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8页 |
附录 | 第98-10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00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0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