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驾驶室及车身论文--车身论文

CFRP薄管耐撞性参数研究及铺层角度优化设计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复合材料纤维和基体性能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特性第14-15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复合材料结构耐撞性实验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复合材料结构耐撞性数值分析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8-20页
第2章 复合材料层合板及遗传算法基本理论第20-35页
    2.1 复合材料层合板理论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复合材料单层板弹性特性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复合材料经典层合板理论第23-27页
    2.2 复合材料的强度准则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最大应力与最大应变准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Tsai-Hill强度准则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Hoffman强度准则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Tsai-Wu张量强度准则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Hashin失效准则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Chang-Chang失效准则第31页
    2.3 遗传算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遗传算法编码与解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初始化种群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选择操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交叉操作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变异操作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遗传算法的控制算子第33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3章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试验及参数仿真第35-52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5-36页
    3.2 试样制定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复合材料材料性能试验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拉伸试验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压缩试验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三点弯曲试验第41-43页
    3.4 有限元仿真模型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LS-DYNA复合材料模型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重要参数讨论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拉伸试验有限元验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压缩试验有限元验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三点弯曲试验有限元验证第49-5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4章 遗传算法复合材料铺层角度优化设计第52-63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2页
    4.2 复合材料圆管有限元模型建立及验证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有限元建模验证第54-56页
    4.3 遗传算法优化基本流程及参数设计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遗传算法的基本流程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遗传算子的分析与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4.4 遗传算法铺层角度优化设计参数研究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铺层角度优化问题数学模型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遗传算法控制参数研究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遗传算法参数讨论第60-61页
    4.5 复合材料圆管铺层角度优化第61-6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5章 复合材料管吸能特性参数研究第63-6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63页
    5.2 研究参数值的确定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3-64页
    5.3 轴径比对复合材料管吸能特性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轴径比对复合材料管碰撞变形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轴径比对最大碰撞力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轴径比对吸能量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5.4 锥角对复合材料管吸能特性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锥角对复合材料管碰撞变形的影响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锥角对最大碰撞力和吸能量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总结和展望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真空预压在天津港欠固结吹填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