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内燃机进气道及缸内空气运动研究方法 | 第9-14页 |
1.3 国内外气道及缸内空气流动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本文主要工作 | 第16-18页 |
2 某重型柴油机进气道的正向设计 | 第18-21页 |
2.1 引言 | 第18-19页 |
2.2 气道三维实体造型 | 第19-21页 |
3 进气道稳态数值模拟及可信性分析 | 第21-28页 |
3.1 湍流模型及控制方程 | 第21-23页 |
3.2 进气道的三维稳态数值模拟 | 第23-24页 |
3.3 稳态下缸内流场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4 计算结果校验 | 第27-28页 |
4 气道结构参数对缸内流动影响的稳态计算分析 | 第28-49页 |
4.1 螺旋气道的主要结构参数 | 第28页 |
4.2 最小截面积比 FMIN/F 的稳态计算分析 | 第28-32页 |
4.3 副螺旋坡角的稳态计算分析 | 第32-36页 |
4.4 螺旋包角Θ的稳态计算分析 | 第36-40页 |
4.5 涡流室高度 H 的稳态计算分析 | 第40-44页 |
4.6 气门锥角Α的稳态计算分析 | 第44-47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5 气道结构参数对缸内流动的瞬态分析及优化 | 第49-80页 |
5.1 气道-缸内三维瞬态模拟的建立 | 第49-54页 |
5.2 最小截面积 FMIN/F 的影响和优化 | 第54-58页 |
5.3 副螺旋坡角的影响和优化 | 第58-64页 |
5.4 螺旋包角Θ的影响和优化 | 第64-67页 |
5.5 涡流室高度 H 的影响和优化 | 第67-72页 |
5.6 气门锥角Α的影响和优化 | 第72-76页 |
5.7 挤流作用的分离 | 第76-78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6 全文工作总结及今后工作展望 | 第80-82页 |
6.1 全文工作总结 | 第80-81页 |
6.2 今后工作展望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