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4页 |
1 绪论 | 第14-26页 |
·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·已有研究现状及评述 | 第15-18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| 第15-17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及评价 | 第17-18页 |
·相关概念的辨析及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界定 | 第18-21页 |
·会计准则 | 第18-19页 |
·会计制度 | 第19-21页 |
·会计标准 | 第21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界定 | 第21页 |
·研究思路以及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、论文结构以及创新之处 | 第22-2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3-25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25-26页 |
2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 | 第26-33页 |
·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26-29页 |
·信息不对称现象存在的原因 | 第26-27页 |
·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后果 | 第27页 |
·我国社会经济中广为存在的成本信息不对称现象 | 第27-29页 |
·管制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管制的含义和本质 | 第29页 |
·管制的作用 | 第29-30页 |
·成本管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| 第30页 |
·制度变迁理论 | 第30-32页 |
·制度和制度变迁的含义和本质 | 第31页 |
·制度变迁理论在成本核算制度变革中的决定作用 | 第31-3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3 国外成本会计准则及其制定背景、特点分析 | 第33-71页 |
·美国成本会计准则 | 第33-45页 |
·美国成本会计准则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进程 | 第33-36页 |
·美国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与内容 | 第36-40页 |
·美国成本会计准则的其他规定 | 第40-42页 |
·美国成本会计准则的特点 | 第42-44页 |
·美国成本会计准则的作用 | 第44-45页 |
·日本成本会计准则 | 第45-51页 |
·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产生和发展 | 第45-46页 |
·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和内容 | 第46-47页 |
·日本成本会计准则的特点 | 第47-51页 |
·印度成本会计准则 | 第51-63页 |
·印度成本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因 | 第51-57页 |
·印度成本会计准则的目标 | 第57页 |
·印度成本会计准则的内容 | 第57-60页 |
·印度成本会计准则的特点 | 第60-63页 |
·韩国成本会计准则 | 第63-65页 |
·韩国成本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 | 第63-64页 |
·韩国成本会计准则的内容 | 第64-65页 |
·德国成本会计规则 | 第65-67页 |
·德国经济和法律特征 | 第65-66页 |
·德国成本会计规则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| 第66-67页 |
·国外成本会计准则的共同特点及启示 | 第67-70页 |
·国外成本会计准则制定的原因 | 第68-69页 |
·国外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 | 第69页 |
·国外成本会计准则的内容特点 | 第69页 |
·国外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与法律地位 | 第69-70页 |
·国外成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准则的关系 | 第70页 |
·国外成本会计准则的作用 | 第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4 我国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| 第71-106页 |
·我国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必要性分析 | 第71-102页 |
·改变我国现有成本核算制度缺陷的需要 | 第71-75页 |
·改变我国企业落后的成本核算和管理实务现状的需要 | 第75-88页 |
·国家监控与成本管制的需要 | 第88-100页 |
·与国际成本会计惯例和实务相协调的需要 | 第100-102页 |
·我国制定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·经济环境 | 第102-103页 |
·制度环境 | 第103页 |
·文化环境 | 第103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03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成本收益分析 | 第103-105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预期成本 | 第104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预期收益 | 第104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5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理论体系的构建 | 第106-136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体系结构 | 第107-109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对象 | 第109-119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客体范围的界定 | 第109-114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内容范围的界定 | 第114-119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基本假设 | 第119-121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 | 第121-126页 |
·影响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制定目标的相关因素 | 第121-123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具体制定目标 | 第123-126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 | 第126-133页 |
·成本要素的确认、计量、归集、分派、成本报告及其披露 | 第133-1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34-136页 |
6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内容的构建 | 第136-157页 |
·企业一般成本会计准则的结构 | 第136-137页 |
·企业一般成本会计准则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| 第137-152页 |
·总则 | 第138页 |
·成本的定义和分类 | 第138-141页 |
·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确认、归集和分派 | 第141-142页 |
·各项要素费用的确认、归集和分派 | 第142-148页 |
·废品损失的核算 | 第148-149页 |
·在产品和产成品成本的核算 | 第149页 |
·成本计算的主要方法和辅助方法 | 第149-150页 |
·成本报表的编制、呈递和披露 | 第150-151页 |
·成本资料的保存 | 第151-152页 |
·军事采购成本会计准则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| 第152-154页 |
·行业成本会计规则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| 第154-1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6-157页 |
7 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、实施步骤及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 | 第157-162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的制定主体 | 第157-158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的步骤 | 第158-159页 |
·企业成本会计准则与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协调 | 第159-1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1-162页 |
8 研究结论、局限、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| 第162-166页 |
·研究结论 | 第162-164页 |
·局限 | 第164-165页 |
·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| 第165-166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| 第166-167页 |
附录 | 第167-1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2-188页 |
后记 | 第188-1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