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制品加工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
| 摘要 | 第3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主要符号表 | 第10-11页 |
| 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5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1页 |
| 1.2.1 粉尘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| 1.2.2 粉尘爆炸敏感性实验研究现状 | 第17-20页 |
| 1.2.3 粉尘爆炸强度实验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| 1.3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1-22页 |
| 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22页 |
| 1.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5页 |
| 1.5.1 研究思路 | 第22-23页 |
| 1.5.2 技术路线 | 第23-25页 |
| 2 木粉燃烧爆炸特性实验方法 | 第25-41页 |
| 2.1 木粉爆炸机理 | 第25-28页 |
| 2.1.1 木粉点火机理 | 第25-27页 |
| 2.1.2 木粉着火机理 | 第27-28页 |
| 2.2 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28-36页 |
| 2.2.1 木粉燃烧特性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2.2.2 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2.2.3 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2.2.4 木粉爆炸下限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32-33页 |
| 2.2.5 木粉最大爆炸压力实验装置和方法 | 第33-36页 |
| 2.3 实验材料 | 第36-39页 |
| 2.3.1 实验原料 | 第36页 |
| 2.3.2 实验预处理 | 第36-37页 |
| 2.3.3 木粉样品粒度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2.4 小结 | 第39-41页 |
| 3 木粉燃烧特性实验研究 | 第41-55页 |
| 3.1 木粉HRR曲线 | 第41-43页 |
| 3.2 单一粒径木粉的燃烧特性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3.3 木粉热解原理分析 | 第46-48页 |
| 3.4 不同粒径木粉混合的燃烧特性分析 | 第48-52页 |
| 3.4.1 NO.2与NO.3样品混合燃烧实验 | 第48-49页 |
| 3.4.2 NO.2与NO.4样品混合燃烧实验 | 第49-50页 |
| 3.4.3 NO.3与NO.4样品混合燃烧实验 | 第50-52页 |
| 3.5 木粉燃烧危险性评价 | 第52-53页 |
| 3.6 小结 | 第53-55页 |
| 4 木粉爆炸特性参数实验研究 | 第55-75页 |
| 4.1 木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实验研究 | 第55-58页 |
| 4.1.1 粒径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| 第56页 |
| 4.1.2 质量浓度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| 4.1.3 喷粉压力对粉尘云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| 4.2 木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实验研究 | 第58-62页 |
| 4.2.1 粒径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| 4.2.2 堆积厚度对粉尘层最低着火温度的影响 | 第60-62页 |
| 4.3 木粉尘云与粉尘层着火温度对比分析 | 第62页 |
| 4.4 木粉爆炸下限实验研究 | 第62-64页 |
| 4.4.1 粒径对粉尘爆炸下限的影响 | 第63页 |
| 4.4.2 喷粉压力对粉尘爆炸下限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| 4.5 木粉最大爆炸压力实验研究 | 第64-72页 |
| 4.5.1 木粉单因素的实验研究 | 第65-68页 |
| 4.5.2 木粉响应面法的实验研究 | 第68-72页 |
| 4.6 小结 | 第72-75页 |
| 5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5.1 结论 | 第75-76页 |
| 5.2 创新点 | 第76页 |
| 5.3 展望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5页 |
|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| 第85-87页 |
| 致谢 | 第87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