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7-12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| 第9页 |
1.2.1 研究的对象 | 第9页 |
1.2.2 研究的方法 | 第9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| 第9-12页 |
第二章 中外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概况 | 第12-25页 |
2.1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的界定 | 第12-17页 |
2.1.1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 | 第12-16页 |
2.1.2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分类 | 第16页 |
2.1.3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2.2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历史沿革 | 第17-20页 |
2.2.1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历程 | 第17-18页 |
2.2.2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3 国外高校资产管理概况 | 第20-25页 |
2.3.1 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 | 第20-22页 |
2.3.2 国外一流大学的资产管理经验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| 第25-34页 |
3.1 现阶段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25-29页 |
3.1.1 管理体系不完善,管理主体多元化 | 第25-26页 |
3.1.2 管理制度不健全 | 第26页 |
3.1.3 产权管理不明晰 | 第26-27页 |
3.1.4 管理方式较落后 | 第27-28页 |
3.1.5 我国高校“非转经”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29页 |
3.2 问题产生的基本成因剖析 | 第29-34页 |
3.2.1 我国对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、教育资源短缺 | 第29-32页 |
3.2.2 我国高校在资产管理过程中竞争机制不足、市场意识淡薄 | 第32-33页 |
3.2.3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监管法治不足 | 第33页 |
3.2.4 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管理缺乏科学的绩效机制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思想 | 第34-37页 |
4.1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核心目标 | 第34页 |
4.2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突破方向 | 第34-35页 |
4.3 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原则 | 第35-37页 |
4.3.1 全面管理与重点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5页 |
4.3.2 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| 第35-36页 |
4.3.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研究 | 第37-42页 |
5.1 加大财政投入,拓宽高校教育资金渠道 | 第37-38页 |
5.2 适度引入市场机制,合理有效配置资源 | 第38-39页 |
5.3 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制度 | 第39-40页 |
5.4 建立高校国有资产的激励约束机制 | 第40-42页 |
第六章 T 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的实践探索 | 第42-50页 |
6.1 T 大学国有资产管理概况 | 第42-45页 |
6.1.1 T 大学国有资产现状 | 第42-43页 |
6.1.2 T 大学资产管理体制 | 第43-45页 |
6.2 T 大学资产管理的实践探索 | 第45-50页 |
6.2.1 公用房屋管理改革 | 第45-47页 |
6.2.2 信息化管理 | 第47-48页 |
6.2.3 技术转化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