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.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| 第11-13页 |
1.2.1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现状研究 | 第13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1.4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1.5 研究框架 | 第20-21页 |
2.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的文化陕西与城市环境建设 | 第21-31页 |
2.1 “一带一路”内涵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1.1 政治影响 | 第21-22页 |
2.1.2 经济影响 | 第22页 |
2.1.3 文化影响 | 第22页 |
2.2 “一带一路”影响下“文化陕西”的构成要素 | 第22-26页 |
2.2.1 自然资源要素 | 第23页 |
2.2.2 历史人文要素 | 第23-25页 |
2.2.3 城市社会要素 | 第25-26页 |
2.3 城市建设体现文化陕西内涵的必要性 | 第26-27页 |
2.3.1 城市是创造及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 | 第26页 |
2.3.2 文化是城市最好的“名片” | 第26-27页 |
2.3.3 人们对城市文化内涵的向往 | 第27页 |
2.4 如何提升城市环境建设中文化陕西的内涵 | 第27-29页 |
2.4.1 旧坊街道升级改造 | 第27-28页 |
2.4.2 景观建筑还原 | 第28页 |
2.4.3 特色文化小镇建设 | 第28-29页 |
2.5 城市环境建设中特色文化小镇研究 | 第29-30页 |
2.5.1 国内特色小镇建设概况 | 第29页 |
2.5.2 特色小镇分类 | 第29-30页 |
2.5.3 特色文化小镇内涵 | 第30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.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陕西特色文化小镇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| 第31-51页 |
3.1 陕西特色文化小镇 | 第31-33页 |
3.1.1 陕西特色文化小镇概况综述 | 第31-32页 |
3.1.2 陕西特色文化小镇发展进程 | 第32页 |
3.1.3 陕西特色文化小镇类别 | 第32-33页 |
3.2 白鹿原风情小镇景观 | 第33-38页 |
3.2.1 小镇概况 | 第33-34页 |
3.2.2 空间结构 | 第34-35页 |
3.2.3 建筑风貌 | 第35-36页 |
3.2.4 景观设计元素 | 第36-38页 |
3.3 诸葛仿古小镇景观分析 | 第38-42页 |
3.3.1 小镇概况 | 第38-39页 |
3.3.2 空间结构 | 第39-40页 |
3.3.3 建筑风貌 | 第40页 |
3.3.4 景观设计元素 | 第40-42页 |
3.4 泾阳茯茶产业小镇 | 第42-47页 |
3.4.1 小镇概况 | 第42-43页 |
3.4.2 空间结构 | 第43-44页 |
3.4.3 建筑风貌 | 第44-45页 |
3.4.4 景观设计元素 | 第45-47页 |
3.5 陕西特色小镇调研现状分析借鉴 | 第47-50页 |
3.5.1 特色小镇总体现状分析 | 第48页 |
3.5.2 特色小镇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5.3 特色小镇景观元素现状分析 | 第49页 |
3.5.4 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| 第49-5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4.“一带一路”视野下沣滨水镇诗经里景观设计研究 | 第51-71页 |
4.1 区位及概况 | 第51-52页 |
4.1.1 区位 | 第51-52页 |
4.1.2 概况 | 第52页 |
4.1.3 自然环境概述 | 第52页 |
4.2 项目定位及项目发展规划 | 第52-53页 |
4.2.1 项目定位 | 第52-53页 |
4.2.2 规划目标 | 第53页 |
4.3 设计理念及构思 | 第53-55页 |
4.3.1 设计理念 | 第53页 |
4.3.2 设计构思 | 第53-55页 |
4.4 景观设计方案 | 第55-70页 |
4.4.1 设计思路 | 第55页 |
4.4.2 景观节点设计 | 第55-63页 |
4.4.3 水景设计 | 第63-64页 |
4.4.4 植物设计 | 第64-65页 |
4.4.5 铺装设计 | 第65-67页 |
4.4.6 小品设施设计 | 第67-70页 |
4.5 沣滨水镇诗经里的建筑功能分析 | 第70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5.沣滨水镇诗经里空间景观使用状况调查与景观评价 | 第71-87页 |
5.1 空间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3页 |
5.1.1 主入口区调査结果与分析 | 第71页 |
5.1.2 文化展馆区调査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2页 |
5.1.3 中心景观区调査结果与分析 | 第72页 |
5.1.4 庭院调査结果与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1.5 饮食商业区调査结果与分析 | 第73页 |
5.2 景观使用情况分析 | 第73-77页 |
5.2.1 问卷调查概况 | 第73-74页 |
5.2.2 景观使用情况分析 | 第74-75页 |
5.2.3 使用者体验感情况分析 | 第75-77页 |
5.3 景观要素评价 | 第77-84页 |
5.3.1 景观要素总体评价 | 第77-79页 |
5.3.2 植物景观评价 | 第79-80页 |
5.3.3 水景景观评价 | 第80-82页 |
5.3.4 建筑小品设施评价 | 第82-83页 |
5.3.5 场地铺装评价 | 第83-84页 |
5.4 对特色文化小镇景观建设借鉴 | 第84-86页 |
5.4.1 规划借鉴 | 第84页 |
5.4.2 景观设计借鉴 | 第84-8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6.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6.1 结论 | 第87-88页 |
6.2 展望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3页 |
附录一 沣滨水镇诗经里景观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| 第93-97页 |
附录二 图表目录 | 第97-101页 |
附录三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