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48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2-15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5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状况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状况第23-28页
    1.3 硅基负极研究状况第2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硅基负极材料概述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硅基负极材料性能提升策略第32-42页
    1.4 硅基负极研究存在问题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活性物质载量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纳米硅成本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首圈库伦效率第44-46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46-48页
第二章 实验试剂、仪器与表征第48-55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试剂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仪器第48-49页
    2.2 材料表征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X射线衍射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热重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氮气吸附比表面积测试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拉曼光谱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材料粒径分析测试第52页
    2.3 锂离子电池装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极片的制备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池的组装第52-53页
    2.4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锂离子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循环伏安测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第53-55页
第三章 高活性物质载量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、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5-73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Si/C复合材料的制备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条件第57-58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58-7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第四章 高首圈库伦效率高振实密度硅材料的制备、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第73-8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3-75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亚微米硅材料的制备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硅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条件第75-76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76-8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5-87页
第五章 高振实密度磷化硅材料的制备、表征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第87-9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7-88页
    5.2 实验部分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材料的制备第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电池的组装和测试条件第88-89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89-9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95-96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6-100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96-98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98页
    6.3 未来工作展望第98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21页
致谢第121-122页
简历第122-12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防屈曲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
下一篇:汉江一级阶地形成时代及其上覆黄土对MIS-3以来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