晋商大院室内空间与装饰特色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1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| 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3 课题研究的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1.3.1 实地调研 | 第11页 |
| 1.3.2 收集整理文献资料 | 第11-12页 |
| 1.4 课题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4页 |
| 1.4.1 与晋商大院有关的研究成果 | 第12-13页 |
| 1.4.2 与室内设计有关的研究成果 | 第13-14页 |
| 第2章 晋商大院形成的历史背景 | 第14-19页 |
| 2.1 自然地理条件 | 第15-16页 |
| 2.2 社会经济条件 | 第16-17页 |
| 2.2.1 集镇的繁荣 | 第16页 |
| 2.2.2 山西商人的崛起 | 第16-17页 |
| 2.3 建筑营造技术条件 | 第17-19页 |
| 第3章 晋商大院室内空间与界面装饰特色 | 第19-39页 |
| 3.1 晋商大院的室内空间布局及特征 | 第19-27页 |
| 3.1.1 空间的类型 | 第19-25页 |
| 3.1.2 空间的分隔手法 | 第25-26页 |
| 3.1.3 空间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| 3.2 室内界面装饰的功能性 | 第27-38页 |
| 3.2.1 顶面装饰 | 第28页 |
| 3.2.2 墙面装饰 | 第28-30页 |
| 3.2.3 地面装饰 | 第30-33页 |
| 3.2.4 隔断装饰 | 第33-38页 |
| 3.3 晋商大院的空间色彩 | 第38-39页 |
| 第4章 晋商大院室内空间装饰的审美理念 | 第39-47页 |
| 4.1 晋商大院室内装饰艺术的成因 | 第39-43页 |
| 4.1.1 传统信仰 | 第39-40页 |
| 4.1.2 等级形制 | 第40-41页 |
| 4.1.3 商俗民风 | 第41-43页 |
| 4.2 晋商大院空间装饰的审美特征 | 第43-47页 |
| 4.2.1 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 | 第43-44页 |
| 4.2.2 长幼尊卑的封建礼制 | 第44-45页 |
| 4.2.3“争大比阔”的财力炫耀 | 第45-47页 |
| 第5章 晋商大院建筑装饰的艺术成就 | 第47-56页 |
| 5.1 晋商大院建筑装饰的艺术特征 | 第47-50页 |
| 5.1.1 大院装饰的文化体现 | 第47页 |
| 5.1.2 内外装饰的协调统一 | 第47-48页 |
| 5.1.3 装饰纹样的艺术内涵 | 第48-50页 |
| 5.2 晋商大院装饰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价值 | 第50-51页 |
| 5.3“古今兼顾,新旧两利”的现代设计新思路 | 第51-56页 |
| 结论 | 第56-5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60-61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1-62页 |
| 毕业作品 | 第62-63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