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

慈善组织公信力重塑的政府监管机制研究

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引言第6-11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6-7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7-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9-11页
第一章 相关的概念和理论阐述第11-18页
    1.1 慈善与慈善组织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慈善的概念内涵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慈善组织概念及分类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公信力与慈善公信力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公信力的概念阐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内涵及重要性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相关理论阐述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志愿失灵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公共责任理论第15-18页
第二章 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政府监管现状及问题分析第18-30页
    2.1 我国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政府监管现状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政府监管制度机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慈善组织公信力的政府监管实践第20-22页
    2.2 我国政府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第22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慈善法规不健全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监督主体不明确及监督效率低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构建的慈善信息公开制度不完善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事前监管不完善以及缺乏事中、事后的监管评估第28-30页
第三章 国外政府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监管模式与启示第30-38页
    3.1 英国“慈善委员会”的行政监管模式第30-32页
    3.2 美国的“自由式”的监管体制第32-34页
    3.3 德国“捐助徽章”的自律型监管模式第34-36页
    3.4 国外监管经验模式的启示第36-38页
第四章 完善我国政府对慈善组织公信力的监管机制第38-49页
    4.1 完善慈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建立健全慈善立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完善事前、事中和事后监管的制度建设第39-41页
    4.2 建立层次分明、多元化的监督体系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明确监督主体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促进构建第三方监督机制第42-43页
    4.3 建立系统的信息公开体系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构建信息公开平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的激励和监管问责机制第44-46页
    4.4 建立慈善组织的培育机制和评估机制第46-49页
结论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研究--以温州市社区为例
下一篇:美国驻华使馆对新浪微博的使用及传播策略分析